第二天一早,淨空收拾好行李,來到葛叔家。
“葛叔,葛嬸,我來走了,等我把師傅交待好的事辦完了,就回來看你們。”
“去吧,孩子!這有些乾糧,你帶路上吃。還有些銀子,不多,你拿著,在路上用。”葛叔不捨的說道,葛嬸在一旁站著,有點不捨。
“謝謝叔和嬸,我會回來報答你們的。你們二老好保重好身體。”淨空眼裡含著淚花說道。
“不用報答不報答的,只要你在外面平平安按的,辦完事了就趕緊回來。”葛叔說道。
“狗娃在家照顧好你爹孃,等我辦完事就回來陪你玩。”淨空對狗娃說。
“日出哥,你就放心去辦你自己的事吧,等辦好了,回來跟我玩。爹孃我會照顧好的。”狗娃像個大人一樣說道。
告別完了,淨空向葛叔一家人揮揮手,向下山的路上走去。
葛叔夫婦兩看到淨空走遠了才慢慢走回屋裡,“希望這孩子在外面平平安安的。”葛嬸一邊往屋裡走去,一邊擔心的說道。
淨空下山後,往鄴城方向走去,走了大概有五六個時辰才到鄴城,到鄴城的時候天色以黑,鄴城的城門早就關了。淨空就在城邊找了個小樹林先對付一宿,好明天一早進城。
寅時剛過,天矇矇亮了。淨空從樹下起來,吃了點乾糧,然後朝城門走去。
城門還沒有開,城門外已經聚集了很多進城趕集的小商販。有的在那嘮嗑,有的還在那補覺。
卯時三刻一到,就有官兵開啟城門。城門一開,官兵分別站城門兩排,檢查進出的人們。也沒有多嚴格。沒帶貨物的檢查一下就放行了,帶貨物的交五文錢也就放行了。淨空屬於沒有帶貨物的,就檢查了一下他的包袱,就這麼放行了。
這次是淨空第一進城,從小到大,淨空一直是待在寺院裡的,都沒下過山。
當淨空進入城內,雖然是早上,沒有多少人,對於第一次進城的淨空來說,都是相當的氣派了。
鄴城是中國第一個依據城市規劃有步驟建設的都城。強調中軸安排,整齊對稱,分割槽明顯,後代都城規劃都是以此為例。該城東西7裡,南北5裡,外城四面共有7個門。城內一條東西大街將城劃分為南北兩區,北區中部設定衙署,西部置苑,為銅雀苑。南區主要是居民區、商業區和手工業區。鄴城附近陸路有馳道,水路有連結漳、洹、淇水和黃河的利漕渠與白溝。四郊渠道縱橫,灌溉方便,農業生產發達。“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漫漫漳河曲”,寫出了鄴城依山傍水繁榮昌盛的景象。
淨空被這美景驚呆了,必然第一次進城,就一直在那發呆。這時,一個破衣爛衫的小孩撞了淨空一下,然後跑開了。
也不管什麼小孩吧,大概十五六的年紀,和淨空差不多。
淨空也沒太在意,心裡想著在哪能打聽天機書院的訊息。然後摸摸了懷裡的玉佛,誰知道,玉佛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