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她說的,今日也用在了她身上。
她就是想要親身驗證,最後的那般命運,她是否能做到。
軒賢這些天從沒有過的覺得自己這般的開心。
他錯過了一位頂天立地的大將軍,卻遇到了一個同樣很有意思的小孩子。
他不知道這個小孩子能走多遠,可就是這般才最吸引人。
他活的時代錯過了鳳利,可他活的時代卻又有一個。
他十分的慶幸自己這一次沒有錯過,甚至還能看著她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腳印、看著她落下來的每一步。
他是這個時代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將來無數的人一如他羨慕鳳利時代的人這般的羨慕他。
他會是那個可以親眼看著她走上別人望不可即高位的人。
他將會是參與者,他會給她別人都沒有的信任,他會給她別人都沒有的那份偏愛。
他會讓她的張揚、她的肆意、她的囂張、她的明媚、她的肆無忌憚一起保留下來,他會讓史書上記載的這個人活的是最真實的!
他要她可以肆意妄為的往前走!
因為他知道她心中早有了那份底線,而這份底線將會讓她與所有人都不一樣。
即便是他的放權,她也可以很好的控制好自己,讓她自己只走在這條路上,而不會被周圍其他的權利吸引!
於是這天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這份聖旨是從御書房中出來的,上面的字跡是皇上親筆寫的。
可是同樣,所有人看到了軒賢再次留白果用了御膳,再次讓御衛送白果回了白家!
與往日一般無二的待遇,可卻是同樣將白果送到了戰場上。
這般的態度讓不少原本替白果說話的朝臣懵了,也讓最先提出這話的朝臣懵了。
這是……何意?
定西王在聽到已經下了聖旨的時候愣住了。
所以皇上終究是皇上嗎?
皇上到底是不能給任何一個人全心全意的信任嗎?
可既然已經決定了要讓康樂縣主去,又為什麼要讓康樂縣主進一次宮中?
是第二次的交易沒有談妥嗎?
那為何還要留著一起用膳?
實在是奇怪了一點。
更讓人奇怪的是康樂縣主為何上了戰場?
沒有求饒嗎?
不管怎麼說一個女子他父皇定然是不會在多加為難的,即便是交易沒有談妥也不至於將人直接扔到邊疆去吧?
定西王目光沉沉的盯著手中的書籍,看著上面的字跡半天沒有讀進去。
朝堂上面的人讓康樂縣主離開京都不就是為了讓康樂縣主和易大東家之間的聯絡切斷嗎?
那……
定西王直接起身,大步走出書房中,長隨緊緊跟著後面,問道:「殿下去哪裡?屬下讓人準備車駕。」
「去拜訪易大東家。」定西王面色不是很好。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和康樂縣主定下了交易,可是這個易大東家在康樂縣主離開之後還會遵守約定嗎?
如果恭王那邊出的價錢比他這邊高,或者太子那邊可以直接讓自己的人將他的人換下來……
這樣的話易大東家這樣和他沒有交集的人很可能就追隨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