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訝然:「司馬先生,這又是為何?」
司馬防攤開了手:「京兆尹已斷餉好幾個月,目前人都跑了大半,剩下的,也對命令陰奉陽違,偶有幾個聽話的,連基本的維持都勉強。」
劉毅默然。董卓都這麼難了麼?否則的話,不會連胥吏的俸祿都拖著。司馬防看來真是山窮水盡了。否則的話,不會窘迫到連皇帝的死活都顧不上的地步。如果手裡真有人可用,他就算竭盡所能,也要給皇帝尋口吃的。
司馬防抬頭,看著劉毅道:「劉將軍,這幾天長安治安狀況急速惡化。偷盜之事時有發生,還得煩你向相國進言,得想個法子,否則長此以往,整個長安都得亂套。」
飢寒起盜心,幾十萬人吃不飽飯,一旦爆發就是個大問題。劉毅也有些心急,點頭應了聲:「是。」那司馬防估計是真忙,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一見沒什麼事,徑直道:「好,如此我也放心了。劉將軍,老夫還有些冗雜之事待處理,就不送你了。」
這是直接送客了,劉毅啞然,走出京兆尹時,他還有些摸不著頭腦。虧得迎門撞上了王允。後者見他一臉不豫,也有些忍俊不禁:「看劉中候的樣子,怕是吃了司馬建公的癟吧,哈哈,他本就一副臭脾氣,更對曹孟德有舉薦之恩。你把人家弟子殺得屁滾尿流,他怕是更不會待見你了。」
劉毅恍然大悟。這些世家大族真是一張網,稍不小心得罪了一大票人。以前他還對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不置可否,現在卻對劉虞打心底感激。要沒這麼個金字招牌,以司馬朗性格,估計直接不假辭色。更別說楊彪這個有「四世三公」榮耀的老傢伙,會上杆子的想著嫁女兒,更將兒子送到自己手裡來「磨鍊」了。
王允顯然不是來看劉毅笑話的,一正臉色道:「劉中候,陛下正在用膳。但一直吵著要見你。」
天子雖然是個十來歲的小娃娃,但終究是皇帝。劉毅又不想做董卓一樣的獨夫,基本禮儀還是要維持的。一聽皇帝要見他,連忙道:「好,麻煩司徒了。小子這就去。」
司馬防對獻帝還是挺尊敬的,他辦公的地方,只是個書房,面積狹窄。但獻帝呆的卻是正廳。京兆尹好歹也是一地主官。放在當下,也是首都市長一般的人物,大廳自然不小。一進大廳,就見獻帝正坐在大廳正中。他畢竟才十歲,身體也未長成,所以身形消瘦,儘管穿著天子袍,但坐在空蕩蕩的大廳中,仍給人行銷骨立之感。
獻帝正捧著個大碗,「呼哧呼哧」的喝著裡面的肉粥,大概餓得有些狠,劉毅等人到來後,小皇帝兀自不覺,仍埋頭和稀粥大戰。
周圍稀稀拉拉的站著幾個內監和宮女,個個衣衫破碎,滿臉憔悴。已經很晚了,獻帝身邊,除了一箇中年漢子隨侍在側,倒沒其他大臣。
劉毅上前,跪下來道:「陛下,臣北軍中候劉毅前來見駕。」
獻帝從一口海碗裡抬起頭來:「是劉卿啊,朕記得你。去年,你還救過朕……」他放下碗,有些意猶未盡的舔了舔嘴,轉頭對身邊那中年男子道:「劉和,你再去盛點粥,朕還想吃……」
王允有些看不下去了,上前勸諫道:「陛下久未進食,腸胃未活乏開,饕餮食之,恐傷脾胃。還請三思以重龍體。」
「可朕真餓呀,」獻帝嘟囔著,倒沒繼續堅持。看向劉毅繼續道:「劉卿,你上次救了朕,現又,又……」
說到這裡,他大概忘了詞,不由望向了王允。但皇帝金口一開,臣下是不好打岔的。尤其劉毅就在當面。這個西涼悍將,漢室宗親,可是目前最有可能倒向保皇派的人,王允也不想在其面前留下操持皇帝,獨攬朝政的印象。急得一個勁的使眼色。
剛才王允面授機宜時,小皇帝腦子裡全是肉粥,到現在那裡記得住?
王允抓耳撓腮的比劃了半天,仍是不得要領,好在他小小年紀,甚有機智,倒不怯場,當下把心一橫,徑直道:「現又獻食有功,朕決定了,就,就封你為虎佑亭侯。」
感情自己最大的功勞,就是給他找了頓吃的?
他的聲音清脆,尚帶著點稚音。而且這封侯的理由,多少也有點荒唐。但皇帝金口一開,卻讓劉毅身子一震,有些不能自已。
虎佑亭侯呀?
這可是列侯之一,雖是最低的級別的候,但有漢一代,每個文臣武將的夢想,就是封侯。爵位在漢朝代表很高的榮譽。而在漢末,爵位的含金量雖大大降低,卻仍是極高的榮譽,尤其天子御封的爵位,更是十成十的榮耀。關羽一生最自豪的事,就是得封「漢壽亭侯」,後來劉備建立蜀漢,關羽最高位置是前將軍,但掛在嘴邊最多的,仍是獻帝封他的「漢壽亭侯」。同時期的曹魏陣營,像荀彧的萬歲亭侯,于禁的益壽亭侯等,都緣於此。
劉毅雖有個北軍中候的官職,但真論起來,僅是的小官,根本不是爵位。所以他的這些下屬,有時候連中候都懶得叫,直接以「將軍」稱之。就是覺得劉毅這個「候」有些名不屬實。還不如他這個奮威將軍來得自在。
皇帝沒有實權,現在能拿出來籠絡人的,也就爵位一途了。
待心情稍定,劉毅伏地:「臣下德薄,於陛下寸功未立。實在德不配位,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獻帝年齡尚稚,那些之乎者也的本就不習慣,此時話匣子一開啟,反而放開了。有些負氣的道:「劉卿,你就別客氣了。朕說你行,就行。對了,聽司徒說,按輩分,你還是朕的皇兄呀。這麼說起來,這個官兒更該給你了,自家人不親,到底誰人才親?」
這時王允在一邊道:「恭喜劉將軍得封護佑亭候,侯爺力戰虎牢,南拒孫蠻,更打退曹賊的追擊。數次禦敵於國門,救陛下於危難,挽狂瀾於即倒。這等功績可是實打實的,誰也說不出半分閒話。何有德不配位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