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劉季軍現在面臨的新情況是,西有陳倉的司馬卬所部攔截,北有渭水和於英所部阻擋,南有秦嶺山脈,只有東面他們來時經過的五丈原可以通行,也就是再回到眉縣去,等於是白玩了。
“如之奈何啊?”劉季實在是想不明白,此計明明是韓將信不久前剛剛想到的,即便張良是奸細也是不可能得知的啊,緣何陳倉會有楚軍防守,而且正好位於那條小路的入口附近!
韓將信想了想,“如今楚軍雖然駐軍陳倉,卻也並未完全確定我軍的目標是陳倉小道,或者說楚軍很貪心,他們既要守住那條路,又打著阻止我軍進入隴西的主意,這就是我軍的機會。
有兩個辦法,其一,陳倉境內有三座石橋,我軍可以嘗試奪下最東邊的那座,留一部分兵馬牽制渭水南岸的陳倉楚軍,然後主力渡過渭水向隴西撤軍。
此舉風險相對較小,而且官道可通行車馬,軍需物資都能保留完好,沛公及家眷也不用下車跋涉。
其二,全軍進攻陳倉,在楚軍反應過來我軍要走那條小道之前,同時佔領渭水各個橋樑南岸阻斷北岸楚軍增援,擊潰南岸楚軍之後,按照原計劃走小路前往太白縣,到了漢中便能高枕無憂。
不過,楚軍既然已經知道了這條小路,就有可能搶在咱們前邊到達太白縣,陳倉這邊的追兵必定也是不少的。
故此,咱們不僅要快,而且需要眉縣那邊的軍隊拖住龍且英布所部,同時還要派兵斷後,駐守小路入口張家嶺,抵擋渭水北岸的楚軍追擊。
兩種方法各有優劣,就看沛公如何選擇了,此乃生死存亡之計,沛公當三思啊。”
劉季搓了搓臉,二選其一各有利弊,這讓他怎麼選?項羽在秦嶺棧道埋伏了這麼多兵馬,為的就是阻止他去漢中,所以必然是去漢中對項羽的威脅更大。
但是,韓將信說的輕巧,全軍進攻陳倉阻斷北岸楚軍支援,可楚軍的將領也不是易於之輩,豈能看不破他們的意圖呢?
“韓將軍,寡人想選第二條,可是,倘若陳倉北岸的楚軍在咱們到達之前就全都集結在南岸,甚至退入那條小路據險防守,又當如何?
別忘了咱們並未甩掉那支從眉縣就一直盯著咱們,與我軍在渭水兩岸齊頭並進的楚軍啊。等咱們到達陳倉,陳倉渭水北岸恐怕已經由這支軍隊接管了。”
韓將信微微一笑,“主公能想到這一點足以擔當十萬大軍的統帥了,正因為楚軍有可能做出你剛剛說的那種應變,末將才讓主公現在二選其一啊。
陳倉地界渭水上共有三座石橋,離我軍最近的第一座石橋就是關鍵,奪下此橋之後,我軍下一步的行動會成為楚將判斷的依據。
倘若我軍只想去隴西,有這一座石橋在手足以,一部分兵力應該用於阻擋從眉縣跟過來的那支楚軍,另一部分兵力只需佔領剩餘兩座石橋北岸那端,防止南岸楚軍增援過橋增援北岸即可。
倘若我軍要走那條小道,則只需控制三座石橋的南端即可。然兵不厭詐,即便我軍想走小路,末將依舊會派兵馬去北岸奪取另外兩座橋的北端控制權,同時阻攔眉縣跟過來的那支楚軍,藉此迷惑楚軍。
反之,若是主公選擇去隴西,末將依舊會留一支兵馬前去攻取另外兩座石橋的南端,做出想走小道的樣子。甚至於,無論主公選哪邊,末將都會在攻取第一座石橋之後,兩岸同時進軍。
如此一來,楚軍又該如何判斷我軍的真正意圖呢?”
劉季恍然大悟,“上將軍智謀令人佩服啊,有此良策必定無憂了,呃,寡人真能將十萬兵?”
“那是自然!”韓將信言之鑿鑿。
劉季大喜,“哈,那寡人也算是名將了,咦,敢問上將軍可將多少兵馬呢?”
韓將信得意大笑,“哈哈哈,主公謬讚了,實不相瞞,末將若盡全力,將百萬大軍不在話下啊!”
劉季,“……”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