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還是進攻時間太少了啊。
涉間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能按照原定計劃的時間撤退,必須提前行動。
“傳令下去,全軍最後一次進攻,成敗在此一舉!”
此時,鉅鹿城內,臨時趙王宮。
趙王歇和張耳已經換上了一身軍兵的衣服準備跑路了,他們哪裡還不明白,無論那封求救信送沒送到,陳餘的援兵都不會來了,要來早該到了。
“張相國,你若是突圍可千萬要帶著孤王啊。”趙歇拽著張耳的袖子不撒手。
張耳用力一甩沒甩開,“你是趙王,我當然得帶著你了!你先在這等會,我親自去問問那李齊還能守多久。”
“不行,要去一塊去!”趙歇果斷不信。
“城頭危險,你去了若是被亂箭射死可別怪我!”張耳和陳餘當初為了選一個聽話的傀儡才挑了趙歇這樣一個軟弱無能之輩,現在後悔也晚了。
“呃,那我也去,我就站在城牆下邊等你。”趙歇此刻都後悔死了,早知道當趙王這麼危險,當初他說啥也不能答應啊。
“行!隨你!要跟著我就來吧!”張耳一氣之下也不管了,棄城而逃是下策,哪怕有一半的機會守住,他也不想冒險突圍。
只不過,張耳派去城上探查的軍兵每次回來都說萬分危急,秦軍眼看就攻上城了,然而每次都能死裡逃生,到底能不能守住這個問題也只能親口問李齊了。
此時,鉅鹿城牆以內,百姓們排成數條長龍好不熱鬧。
鉅鹿軍民團結一心,石塊房梁不斷的從城內運上城頭,即便是一些柔弱的女子也不例外,能盡一分力是一分力。
但是面對秦軍如此瘋狂的進攻,城下儲存的滾木礌石很快就見底了,再想補充就得從鉅鹿城的中心地帶現拆了,形勢已然危急萬分。
不過,這也都是在李齊的預料之中。
自秦軍圍城以來,李齊就令人將所有糧草統一收入大庫之中按需分配,在不至於將人餓死的前提下,鉅鹿城的糧食足以堅持數月。
並且糧草的實際數目除了李齊和少數幾個人知曉外,誰都不清楚究竟還有多少,總是說快斷糧了,卻又總能從大庫中運出糧來。
當然,也就是勉強餬口罷了,吃飽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今日卻是不同。
李齊對秦軍的瘋狂似早有預料,特地令人開倉放糧讓鉅鹿城內的軍民吃上了兩頓飽飯,否則的話根本堅持不到現在。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秦軍的箭矢嚴重不足,大大減少了鉅鹿軍民的傷亡。
按照常理來講,弓弩應該是攻守雙方都比較依賴的武器,雙方你來我往箭矢互換,射光了打掃一波戰場又能撿個幾萬繼續用。
但是李齊守城卻不是這樣,他給守城軍兵定下了一個規矩,除第一天射出的箭之外,以後每天射出的箭都只能是前一天收穫的一半。
如此一來,秦軍的箭越來越少,趙軍的箭越來越多,最後搞得雙方箭矢這塊都非常拮据,因為李齊剋扣下來的箭矢都收大庫裡邊去了,等秦軍發現李齊的目的之時已經晚了。
這就是李齊的高明之處了,並沒有直接下令不準回射,而是逐漸減少,猶如溫水煮青蛙一般。
在李齊看來,用弓箭守城純屬浪費,等敵人到了城下用石頭一砸不挺好嗎?何必用箭射殺遠處的敵人呢?
守城就這一點好,居高臨下可以利用重力遠端殺敵,但是攻城的一方卻反過來要克服重力,想把石頭扔上去砸趙軍最後的結果多半會掉下來砸到自己。
[搜尋本站: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