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整個北路大軍的將官名冊,都已經被范增遣人送回了大營。
既然要找,自然要不留死角,所以項羽從近衛營中抽調了十名認字的軍兵過來幫忙,一卷不落的徹底翻了個遍。
結果卻是根本沒有周殷這個人,連個音同字不同的都沒有。
沒奈何,項羽只好把項莊等人叫過來詢問,但無一例外都沒聽過周殷的名字。
“將軍,要不要我讓人在軍兵之中尋找一二?”項莊滿腦子都是疑問,將軍為何非要尋找此人呢?
項羽想了想,十萬楚軍找起來難度太大,萬一找到好幾個重名的反而麻煩,既然歷史上的周殷能贏得項羽的信任做到楚國大司馬的位置,肯定不是從士兵直接提拔一步登天,必然要一步一步的升遷,所以還是應該把目光聚焦在將官層面。
“不用找了,以後所有從士兵中提拔的人才,或者是前來投奔的能人,只要是叫周殷的就給我帶過來,明白否?”
“將軍,既然你要提拔人才,為何不張貼告示尋找呢?人才難得,如此坐等下去,萬一人才投奔別人去了豈不悔之晚矣?”項他拱手道。
項羽一愣,投奔別人?投奔誰,劉邦嗎?歷史上的周殷在鴻門宴之前就已經成為了霸王項羽的骨鯁之臣,若是他先投奔別人再轉投過來,時間上怕是來不及吧。
要獲得霸王項羽的賞識起碼要立足夠的軍功才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默默無聞的新人做到骨鯁之臣的高位本就有些難以置信,除非周殷的起點很高,比如在別人帳下就是等級不低的將官。
所以周殷要麼現在就已經是別人帳下的將官,要麼就是還未出世的能人,而且要投軍也應該是首選項羽的,因為斬卿子冠軍這件事傳揚開之後,必然會有很多人才莫名而來。
項羽覺得周殷在鉅鹿之戰前到斬卿子冠軍後的這段時間參加楚軍的可能性最大,歷史就是歷史,該投奔項羽的怎麼可能投別人?
只可惜歷史上的項羽放跑的人才太多了,比如起初跟隨魏王后來轉投項羽的陳平,還有同為漢初三大名將的韓信和英布,咦?漢初三大名將不是還有一個彭越嗎?這傢伙現在在哪?
項羽記得《史記》中記載的彭越好像就是昌邑人,這個時候也應該起兵反秦了才對,並且在劉邦攻打昌邑的時候幫過他。
而現在,彭越和他的人馬多半就躲在昌邑北面的鉅野澤裡,因為昌邑還在秦軍的手裡。
項羽眼睛一亮,要是能搶在劉邦前面把彭越給收了,那漢初三大名將可就集齊了啊。
要知道,安陽離鉅野澤並不遠,西南方向六十里就是了,只不過這鉅野澤面積太大,裡面水網縱橫交錯,還有大片的沼澤,別說是彭越那幾千人馬,就是數萬大軍藏裡邊想找都費勁。
項羽無奈的搖了搖頭,找彭越這事也只能是姑且一試,還真別抱太大希望,而且劉邦的西路軍好像這一個多月就駐紮在昌邑那邊吧,保不齊他們兩個人現在就已經勾搭成奸了。
“貼告示就不必了,你安排幾個人去鉅野澤裡找找彭越,此人也起兵反秦了,而且實力不弱,要是能拉攏過來最好。至於周殷,就在軍中尋找吧。”
項他雖然猜不到項羽找周殷幹什麼,但是他從項羽的表情和語氣中感覺到的是不喜和厭惡,想必此人應該是得罪了將軍或者是他身邊的親近之人了吧。
“將軍,您手中的雖是整個北路大軍的將官名冊,但卻是從彭城出征前各軍呈報的,且不說各軍漏報或者故意隱藏,就是這一個多月的自然變動,這上面也必然是沒有的。此人或許是友軍新提拔上來的也未可知啊。”
項羽點了點頭,項他說這話不無道理,“既如此,就煩勞賢侄跑一趟了。”
“喏。”項他躬身領命。
“你們也都下去忙吧。”項羽找周殷也不過是未雨綢繆,實際上歷史上記載的周殷也是在楚漢爭霸的最後階段才背叛項羽的,所以這事倒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