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有人裡應外合詐開城門的話,那神都也並不是沒有失守的可能。
武曌坐鎮神都,雖然說是將神都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
但是一旦武曌離開神都,那神都便沒了主心骨,也就有了給人可趁之機的缺口。
武曌一定可以想到這一點。
對於武曌而言,十個長安城也未必有一個神都重要。
所以如果有一支敵軍擾亂神都的話,武曌軍心一定會被動搖。
到時候十成力能夠發揮出七八成那就算是相當不錯了。
而且陸言可以猜到,武曌之所以只帶了五千禁衛軍,大概是想要憑藉自己的天人之力強行破城。
如果沒有袁天罡的話,武曌成功得手的可能性至少百分之九十。
但是既然袁天罡已經去了長安,那武曌便很難從袁天罡手中討到什麼便宜了。
不過這一切都是他的猜測,結果究竟會是如何,還是要看到時候的具體情況才行。
……
長安城。
李元霸身死的訊息傳播數日,也終於是傳到了長安城中。
當李璠聽聞李元霸身死的訊息之後,心中當真是無比悲痛,險些就要哭的昏厥過去。
若非眾人勸說安慰李璠,讓李璠以大局為重的話,只怕李璠還要繼續再哭下去。
這倒不是李璠在演戲。
而是李元霸對於他們李氏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李元霸之死對於他們李氏是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
不論是因為兩人之間的親情,還是因為李氏的未來,李璠的傷心難過都是在所難免的。
這也幸虧袁天罡來到了長安。
不然的話李璠只怕真的是要覺得天塌了。
御書房中。
神色黯然的李璠坐在龍椅上。
穿著一襲紫服袁天罡就坐在一旁,平靜的看書。
李元霸身死的訊息,袁天罡早就知曉,所以他此時並不覺得意外,也不覺得傷心。
而且如果不是因為李元霸身死的話,他也未必會出山。
“趙王身死,大唐如斷一臂,朕實在心痛。”
李璠長嘆一聲,完全沒有心思批閱奏摺。
袁天罡聽到李璠的話,說道:“陛下,趙王的事情可以暫且放下,眼下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亟待解決。”
李璠聞言問道:“何事?”
袁天罡說道:“大周天子武曌已經自神都出發,前來長安城,不日便要兵臨城下。”
李璠大吃一驚,連忙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袁天罡回答道:“就在不久之前。”
袁天罡身為大唐國師,又是渾天監察院的監正,在天人之中武功也許並不算特別厲害,但是在星相占卜方面卻是無人能出其右。
所以他可以遠在數百里之外得知武曌御駕親征的事情,並不算特殊。
李璠聞言當即道:“朕立刻去請諸位將軍過來,共商大事!”
袁天罡搖頭說道:“陛下,想要擋住武曌,尋常辦法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