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璠看著手中抄錄的隆中對,心情激動。
自從得到這隆中對以來,他幾乎每日都要將這隆中對看上幾遍。
他彷彿已經看到自己揮兵北伐,攻破神都,而後親自登基繼承帝位的景象。
不過在這之前,他需要先將荊州拿下。
荊王李長沙作為十八路諸侯之一,早已經率軍離開荊州前往揚州。
而後又隨徐敬業大軍北上。
如今荊州防守虛弱,若是他揮師直入,不出三日便可將荊州握在手中。
而他之所以暫時還沒有這麼做,是因為對嶺南宋閥的忌憚。
如今他雖然已經在招賢納士,但是眼下手裡可堪一用的軍隊不過五萬。
一旦奔襲荊州,參與到逐鹿中原的亂戰之中,益州防守必然空虛。
萬一這個時候宋閥趁虛而入,那他的處境會變得極為不妙。
所以在沒有確定宋閥的心思之前,他並不打算出兵。
而在這一日,隆中對現世之後的第九天,李璠的蜀王府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韓王李元嘉。
李璠看著正緩步走來的李元嘉,心中竟是隱隱有些痛快。
他知道,李元嘉必定是因為隆中對的事情所以才會來到蜀中和他見面。
說起來真的得好好感謝陸言。
如果不是陸言那一番隆中對,可能所有人都不會想到益州竟是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
更不會有人注意到他這個年紀輕輕的藩王。
現在想想,他以前想要加入十八路諸侯聯軍的想法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看著越走越近的李元嘉,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今日他便要讓李元嘉知道,什麼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我的好侄孫,多年不見,十一爺爺可是很想念你吶。”
李元嘉還未走近李璠,便已經親熱的跟李璠打起了招呼。
李璠看著李元嘉那熱情的模樣,淡淡一笑,說道:“原來十一爺爺還記得我這個侄孫,當初十八路諸侯起兵的時候,我還以為我被剝奪了李氏宗親的身份呢!”
聽到李璠這滿含怨恨的話語,李元嘉長嘆一聲,說道:“侄孫,十一爺爺也是有苦衷的。”
李璠聞言冷哼一聲,問道:“不知道十一爺爺究竟有什麼苦衷?”
李元嘉回答道:“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武賊,成則匡扶李唐江山,敗則死無葬身之地。”
“你還年幼,又是我李氏嫡系,十一爺爺不讓你加入起兵的諸侯之中,是為了給我們李氏留下一點香火啊!”
“一旦我們十八路諸侯戰敗,至少還有你可以繼承李氏大統,繼續號召天下和武曌抗爭!”
“你想一想,如果連你也命喪武曌之手,那我李氏可真的就後繼無人了!”
李璠聽到李元嘉這一番話,看著李元嘉臉上那認真的神色,心中不禁有些遲疑。
“十一爺爺,你真的是這麼想的?”
李元嘉重重點頭,說道:“侄孫,你自幼飽讀詩書,博學多識,十一爺爺又怎麼會不知道你的才能呢?”
“就連你三爺爺趙王也誇讚你有他當年之勇,可為李氏棟樑。”
“你說,我們能害你嗎?”
李璠聞言心中十分感動,立刻對李元嘉行禮道:“是侄孫錯怪十一爺爺了!”
聽到李元嘉這一番話,這些日子以來積累在李璠心中的憤怒和屈辱全都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