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瞾立第四子,豫王李旦為帝。
董卓此舉,怎麼看著和武瞾之舉一模一樣?
又或者說,陸言是在借董卓影射武瞾?!
想到這些,眾人望著陸言的目光不禁變得極為微妙。
當今大唐,膽敢忤逆武瞾者,皆是不得好死。
倘若今日陸言所說的故事傳入宮中,只怕明日陸言就該被問斬於菜市口了!
不少人在想到這些之後,紛紛起身朝著外面走去。
雖然他們只是無辜的聽眾,但是萬一因此被牽連的話,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不過依然有大部分人留了下來,想要聽聽董卓這廢立之舉究竟能不能成!
臺上。
陸言繼續說道:“次日,董卓宴請公卿,公卿皆懼董卓,不敢不到。”
“等到酒行數巡之後,董卓令停酒止樂,而後說道: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吾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何如?”
“眾人聞言皆是不敢出聲,唯有一人推案直出,立於庭中,當場呵斥董卓此乃大逆不道之舉。”
“這人乃是荊州刺史丁原!”
“董卓見丁原反對自己,當即怒斥道: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就在董卓要斬丁原時,卻見丁原身後走出一人。”
“這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對董卓怒目視之!”
“董卓見此子,大驚失色。”
“謀士李儒連忙出來勸和,這才令一場大戰作罷。”
“此事之後,董卓方才得知,那手執方天畫戟之人乃是丁原義子,名曰呂布,乃是天底下一等一的悍將!”
“憑此悍將,丁原討伐董卓,一戰便將董卓擊潰。”
“董卓深知,丁原可以擊敗他,並非丁原兵強馬壯,而是因為呂布之勇!”
“若得呂布相助,天下必然唾手可得!”
“董卓麾下有一將名曰李肅,乃是呂布舊友。”
“董卓以李肅為使者,以赤兔馬贈予呂布,以求呂布來投。”
“話說這赤兔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是當之無愧的寶馬龍駒!”
“有詩云:奔騰千里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
“由此可見,這赤兔馬莫說千金,便是萬金也難得!”
“呂布得此龍駒,心中歡喜,又有李肅從旁勸說,當即做出決定,要棄丁原而投董卓!”
“是夜,呂布刀殺丁原,以丁原首級及其舊部為功,投入董卓門下,拜董卓為義父。”
“官封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董卓得呂布,如虎添翼,是以召叢集臣,再談廢立之事!”
“面對群臣,董卓按劍說道:今上闇弱,不可以奉宗廟,吾將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天下之事在我,有不從者斬!”
“中軍校尉袁紹挺身而出: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諸位忠臣,你不過是一篡逆之輩,又待怎樣!”
“董卓大怒:爾要試試我寶劍是否鋒利嗎?”
“袁紹鏗然拔劍:吾劍未嘗不利!”
“正是:丁原仗義身先喪,袁紹爭鋒勢又危。欲知袁紹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