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未出閣之時乃是太傅之女,酷愛讀書,尤其是兵法一類。
太傅為人雖古板頑固,但對於女子讀書並未反對,反而十分支援。
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都是瞎說的,無論什麼時候,什麼人,只有讀書才能明理。
後來太后進宮,嫁與先帝。
再後來先帝駕崩,現在的皇帝繼位,但是皇帝繼位之時頗為年幼。
北方蠻族與南方妖族見皇帝與太后孤兒寡母,便發兵天域王朝,數月之內便奪走多座城池,兵鋒直指京城。
朝堂諸公皆是束手無策,甚至他們已經商量好,開啟城門,投降異族。
最後太后親自披甲,手執利劍,將幾名想要投降的幾位大臣皆斬首示眾,以示天威。
然後又親率禁衛軍,出城應敵,將蠻族與妖族盡皆趕出天域王朝,保住了天域王朝。
皇帝初登基之時,根基不穩,太后便垂簾聽政,幫著皇帝處理朝政。
等到皇帝漸漸上手,等到他能得心應手處理朝政之後,太后便退居深宮,不再過問朝堂之事。
太后看完江曌的軍功爵制後,明白了為何皇帝要力排眾議,欽點江曌為狀元了。
皇帝將手中的湯碗放下,問道:“母后,你覺得這軍功爵制如何?”
“這軍功爵制,很好!”
“一旦實施,我天域國的兵力定會提升一大截,而且世家的勢力也會大大的削弱。”
太后很是看好這軍功爵制。
雖說這幾年她一直深居後宮,不過問朝堂上的事,但是世家們為了自己利益,何其猖狂。
皇帝現在在朝堂之上的權利已經漸漸被架空,很多事都是世家們來做決定。
而這軍功爵制上的每一條,每一刀,都是對準了天域王朝最強大的勢力,世族既得利益集團。
“不過,這軍功爵制好似不太完整,有許多地方沒有完善。”
太后看完之後,眉頭微皺,這軍功爵制看起來雖好,但是實施起來確實困難重重,看上去少了很多條件。
若是江曌在這裡,一定會直呼厲害,這軍功爵制確實少了兩個條件。
一是人口,二是土地。
江曌之所以沒把這兩個條件寫進策論當中,是因為礙於世家。
當時江曌寫軍功爵制的時候便料想到現在的狀況,世家不同意她為狀元,反對軍功爵制。
現在世家們的抵制皇帝已經有些扛不住了,若是再來兩條,世家還不得吞了她。
這題紙之上的軍功爵制,細細的感受都可以聞出來,一旦新法開始,絕對是一場腥風血雨。
可是世家們,為了自己利益,殺死一個新科狀元,也不是不可能,更何況她也不能保證自己真的可以成為新科狀元。
皇帝點頭:“母后慧眼。”
“這軍功爵制想要實施,江曌必須入朝為官,只有他才能清楚如何軍功爵制該如何實施。”
太后自然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點了點頭:“這軍功爵制固然好,但還是要徐徐圖之。”
“不然引起世家的反抗,到時恐怕得不償失。”
皇帝嘆了口氣,這軍功爵制的變法怕是需要得罪天域王朝的大部分勢力,他出於一國之君的責任感,也有些猶豫與顧慮。
但是他隨即又想到,那些世家勢力都快把他這個皇帝的權利給架空了,只要他們願意,那麼他連命令都傳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