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可惜,他們全都想錯了。
在姜曌的心中,這位天域王朝的年輕皇帝或許是繼位太早的原因,他身上那股君王的威勢還未被培養出出來。
但是坐在上方的皇帝陛下一直端正著自己的身體,想要表現出自己的那股君王的氣質。
不過在姜曌看來,那外露的氣質中,還帶著幾分青澀與不熟練。
早在姜曌初進保和殿之時,這位年輕的皇帝便一直打量著她。
雖外界都傳言道,今年會試的榜首極其年輕,但第一回見到姜曌的皇帝還是被姜曌的年輕給稍稍震驚了一下。
他雖初登基不久,但是此前也是跟隨著父皇監考過殿試。
一般會試榜首都是弱冠之後的年紀,而能考中會試的寒門更是少之又少。
每次在殿試之上總是能輕鬆的分辨出哪些是寒門子弟,那些是世家子弟。
畢竟世家子弟有良好的教育資源,考上會試時的年紀都不會太大,而寒門子弟一年到頭都需要為書的事情發愁,等他們考上會試,可能都鬚髮花白了,所以還是很好辨認的。
如今皇帝看到姜曌已經在收拾東西了,不由好奇問道:“姜曌,你停筆收拾,可是策論已經作完?”
皇帝的聲音一響起,下面那些原本還在抓耳撓腮想策論的考生們紛紛抬頭,看向姜曌。
此次的策論,他們心中頭緒都無半點,可姜曌竟已經作完策論了。
一時之間,眾人看向姜曌的目光充滿了羨慕與嫉妒。
這些目光落在姜曌的身上,但姜曌並未有絲毫的反應。
從容淡定的起身,對著皇帝拱手行禮道:“回陛下,學生已答題完畢。”
參加殿試的考生均是天子門生,所以面對皇帝,可自稱學生。
聽到姜曌的回答,皇帝眼中一亮:“好,不愧為天域王朝開國以來最年輕的會試榜首。”
“將你為策論呈上來給朕看看。”
侍候一旁的宮殿監督領侍,魏承運趕忙下去,把姜曌的題紙呈到桌案之上給皇帝看。
皇帝低眼看去,入目的便是軍功爵制四字。
這四字稍稍引起這位年輕皇帝的興趣,稍有些迫不及待的往下看去,想要知道何為軍功爵制。
姜曌一紙策論,不過二百餘字,皇帝兩眼便掃完全篇。
原本臉上還是平靜的神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看到最後,忍不住用手將題紙捧起來,繼續重讀。
就如此來來回回看了十數遍。
“好!好!好!好一個軍功爵制!”
皇帝手捧著姜曌的策論,如獲至寶一般,連道三個好字。
底下考生皆望著他手中的題紙,此刻一個個恨不得自己有一雙透視眼,可透過題紙看見姜曌的策論。
同時心中也滿是驚懼,他們都還未動筆,姜曌就已經寫完了,還得到皇帝的讚賞,現在離殿試開始不過才過去短短一炷香的時間。
這怎麼可能呢?
姜曌到底是寫了什麼策論?
不止考生們如此,就連監考的幾位大學士以及幾位位極人臣的大臣都是好奇的看著皇帝手中的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