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陪謝平林一起回到了小區,不過卻沒有進門。
謝平林緊緊摟著懷裡的旅行包,一步三回頭的回望著陳曦。
在走出了不到十米遠後,他才終於忍不住把包放了下來,然後朝著陳曦深深的鞠了一躬。
見狀,陳曦只能無奈的笑了笑,然後對小傢伙說道:“跟叔叔再見,我們要去看大佛啦!”
“叔叔再見!”
小傢伙賣力的揮了揮小手,然後陳曦便帶著她轉身走了出去。
他現在可不敢見張嬸,惹不起,但是躲得起呀。
想到這,陳曦便把手機調成了飛航模式。
但考慮了一下後,他又把飛航模式給關了,然後單獨把張嬸給拉到了黑名單……
經過這一來一回的耽擱,等到陳曦和小傢伙坐著大巴車來到樂山的時候,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了。
看大佛可不一定要爬山,所以當小傢伙聽到旁人說可以坐船看大佛的時候,立刻就叫囂著要坐船。
飛機坐過了,這回終於要坐船了!
這裡的遊客很多,因為地方相對較小,所以人頭攢動顯得好不熱鬧。
坐船遊覽大佛的時間大概也就二十分鐘,中途會在大佛面前停留五分鐘。
樂山大佛通高 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造佛像。
大佛由凌雲山棲鸞峰的斷崖鑿成,是一尊彌勒佛坐像,雙領下垂袈裟,雙手置膝,足踏蓮花。
佛像本體高59.98米,頭高14.7米、寬10米,目寬3.3米,鼻長5.6米,嘴寬3.3米,耳長7米,頸高3米,肩寬28米,體寬28.5米,中指長8.3米,腳長10.5米、寬9米。頭頂有螺髻1021個,每個都有圓桌大小。耳中可站立二人,每隻腳的腳背上都可容納百餘人。
而說到大佛,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傳說。
傳說,在唐朝初年,凌雲山上有一座凌雲寺,凌雲寺裡有一個老和尚,佛號海通。
凌雲山下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之地,這裡水深湍急,波濤洶湧,時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
海通和尚見三江水勢如此猖獗,猜想定是水中有水怪作亂。
為了平息水患,使過往船隻不再受害,海通和尚便發動當地百姓,募集人力物力開始修鑿這樣一座鎮江大佛。
這麼一座巨大的佛像,自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建成,所以直到海通和尚去世,大佛也只不過修到了肩部,後來又經過三代工匠的共同努力,前後足足歷經了90年的時間,大佛才終於完工。
陳曦抱著小傢伙坐在船上,倒是覺得這個三江匯流之地有點意思。
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以水證龍,以水為界。
山隨水行,水界山住。
水隨山轉,山防水去。
凡入一局之中,未見山,先看水,兩水之中必有山,水會即龍盡,水交即龍止。水飛走即生氣散,水融注則內氣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