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古人知道多了,也未必是好事。
皇帝很遺憾的搖搖頭,他剛才還想聽夏蘭解釋宇宙飛船呢,結果已經被打斷,只好以後有機會再問了。
“走吧,為父推你過去看看。”
“多謝父皇!”長孫致遠還沉浸在夏蘭講述的那個偉大的華夏共和國的故事裡。
皇帝推著長孫致遠,跟夏蘭一起去了打穀場。
幾十號人收割一畝地稻子,速度是很快的,花了不到半個時辰,沉甸甸的稻捆就全部被送到了打穀場。
村民們把村裡二十臺腳踩式打穀機,全部搬到了打穀場上。
打穀場都是水泥鋪就,已經被青壯清掃乾淨,晾曬稻穀也很方便。
青壯們兩兩配合,一個開始腳踩打穀機,一個往裡面塞稻捆,開始了打穀。
皇帝和一眾朝臣又是一陣的吃驚,他們從沒見過效率如此高效的打穀機,一個個還搶著上去試了試打穀機。
果然,打穀機這種機械,結構不算複雜,打下來的穀子也很乾淨,至少少了很多泥沙。
比起傳統的石碾子打穀的方式,這種打穀機簡直是十幾倍的提高了打穀效率,極大的節省了人力物力,也降低了百姓種植田地的難度。
半個時辰後,穀子都打了下來。
村民搬來了可以裝一石糧食的麻袋,開始給這一畝地的稻子裝袋。
最後裝完,整整20麻袋多半麻袋糧食。
按照這個朝代一石糧食是79公斤來換算,這裡的畝產超過了三千兩百斤的稻穀,合計1600多公斤的超高產量,就算折算了穀殼和水分,畝產的稻米不會低於一千五百公斤。
皇帝震驚的一個勁的數著麻袋,數來數去就是二十麻袋零半麻袋。
“老天爺啊,這是祥瑞,這是我裕豐王朝崛起的資本啊!”
奕興直接跪在了地上,老淚縱橫的哭了起來。
他是戶部尚書,每年都為了錢糧問題費勁腦筋,恨不得一文錢掰開兩瓣花。
為了讓國庫有錢糧,他揹著奕老摳的名聲和貪官鬥,和世家大族鬥,還要時不時敲詐皇帝私庫。
要不是皇帝是一位明君,還經常護著他,他這種厚臉皮的老傢伙,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皇帝也有些老淚縱橫,一個勁的側過頭擦著眼淚。
戶部和工部的官員,也一個個激動地跪在地上哭了起來。
別的部門離民生較遠,可是他們都是最接近民生的部門,也是地位最低的朝廷衙署,自然最能體會糧食對百姓,對國家的重要性。
邵榮和其他的官員,也一個個不敢置信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數著麻袋。
長孫浩宇則神情複雜,又有些悔恨的看著和長孫致遠說說笑笑的夏蘭。
他真的是一步錯,步步錯,把夏蘭生生的推給了長孫致遠。
如果夏蘭現在是太子妃,這些潑天的功績都是他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