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編禁軍,令其真正具備禁軍的戰鬥力,又能令其權柄始終操持自己這個天子之手,李曄另有他法……
第三條。
禁內殿中、內侍二省,廢內侍省,只保留殿中一省,並令只掌禁內六局、服侍天子及禁內衣食住行,除此所有禁內外機務,全不得涉及。
殿中省與內侍省屬禁內衙司,歸天子直掌,與外朝並無直接關係,向來也沒有外朝臣子干涉進來。
可這一次三位宰臣卻要過問天子禁內之事。
李曄相信,杜讓能、張濬、劉崇望三人非是對自己不敬,要來過問自己的禁內庶務,實是他們對宦官群體太過忌恨,或許還有恐懼,務求斬草除根,杜絕一切可讓宦官死灰復燃的可能。
而且也是禁內宦官們先越了界,那些內侍、內常侍、監令、少監們,沒有一個大宦官會老老實實待在禁內,無不利用他們在禁內得來的權勢,向朝堂各處滲透,將本屬於朝臣們的職能和權勢剝奪得所剩無幾。
因而三位宰臣過問禁內宦官之事,至少在此刻看來,不能算作過界……
然而這一條,李曄依舊不會批准。
禁內就是禁內,不是外朝官員應該過問的地方,這個先例不能開。
至於如何調置禁內各司,李曄暫時還沒有想好。反正禁內宦官們已幾乎被全殺光了,他想如何做,也再沒有宦官能站出來干涉,實在無需朝臣來過問。
或許他最後的做法會和宰臣們給出的建議一致。
但那也是他這個天子自己做出的決議,而不是來自外朝。有時候,形式比內容更重要……
餘下還有第四、第五、第六條。
全是針對宦官而提出。
如收歸各地宦官的監軍權等。
由此可見,如何剷除宦官,這些朝臣們私下裡可沒少花心思。
指不定早私底下商議過無數次了,以致一夜的時間,三位宰臣就能列出六條來,且條條是刀刀致命,幾乎是將朝內外所有宦官可能幹權的地方全找了出來,然後全部予以否定和推翻。
這得是多大的仇和恨。
已經不只是斬草除根了,而是除了根後,還要將這塊地再犁一遍,再用火燒一遍。
也難怪,前夜張濬要盡屠永寧裡。
其實在那時候,李曄就已經感受到了朝臣們對宦官除之而後快的極端的恨。
今日才看到這些條奏,也再次加深了他的這種感受。
這也讓李曄認真地思考起來,於眼下的這個時代環境裡,自己應當如何看待和處置宦官這個群體……
很多問題,若是將它置於歷史的語境內,便不可輕易從表面下結論。
要知道,君王與朝臣,他們所處的立場、對待宦官的態度,本身是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