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音訊聽得李晨一頭霧水,語音受到了嚴重的干擾。
就算李晨聽懂了在說的是什麼,但是也不明白他們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他反反覆覆又聽了幾遍,還是一無所知。
“這音訊怎麼回事,是你攔截到的時候就是這樣嗎?”
無奈的李晨只能向馬琪提問。
“差不多,受太陽風的影響比較大,我剛聽到的時候也是一頭霧水。”
馬琪坐在凳子上,滿臉無所謂的看著螢幕。
一條資訊而已,聽不清就聽不清,太在意這些只會傷了自己的神。
“你可能對這種不成句子的話可能不好理解,翻譯機也可能翻譯得不太準確,我直接告訴你大概的意思吧。”
馬琪說。
李晨最討厭的就是對別人的話解謎,馬琪能充當翻譯那自然是最好。
“這最好,我這正好聽不懂,翻譯機應該只翻譯了幾個比較明顯的詞語。”
“他們所在的地方好像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傳命令過來說要求加快戴森球的進度,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段語音實在是太碎了,要想從幾塊碎片中,還原出整句話的樣貌,這實在有些強人所難。
“問題?”
李晨託著自己的下巴思考。
戴森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能源,如果說修託人的所在地出了問題,需要用戴森球來解決的話,那必然就是能源危機。
“馬琪,你們的戴森球是什麼時候研究出來的,你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個構想了嗎?”
李晨對馬琪提問。
“你這什麼話,我現在就不算活著了?”
李晨的話讓馬琪有些不爽,但是這種不爽很快就過去。
“你們是把這種球叫成戴森球啊,好像是一個叫做戴森的提出來的構想來著。這東西的構想的確我當年就已經有知道。”
“我們沒有用人的名字給研究命名的習慣,我們把這東西叫做恆星能源開採陣列。”
“理論作用應該就和你說的戴森球差不多。”
機器人不用呼吸就是方便,馬琪一口氣說完這麼多,連氣都不帶喘,甚至還能繼續說下去。
“那你當時估計這東西會要修建多久?”
李晨追問。
這個問題有些難住了馬琪,她先是自己思考了一會然後開啟了自己面前電腦的資料庫,左右翻找了一下。
她對比了一些資料,然後才比較確信的對李晨說:
“我大概推算了一下按我們修託當前的科技來算,起碼得建個一百年出頭,至於你們,要是人手和飛船夠,應該會快個二十年左右。”
馬琪點點頭。
“你按照什麼算的,你不會是按照你們一億多年前的水平來算的吧?”
李晨還有些不太敢相信,不可能就敲敲眼前的電腦,然後就能夠得出一個大概時間。
“神經病啊,我按一億多年前的水平來算,那時候才剛上月球,誰有本事去太陽邊上修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