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自家的田要被改成水培倉,村民們收起麥子來就感覺格外有幹勁。
很多田要被換成水培倉的村民,已經向先行嘗過水培倉的好的村民打聽了水培倉的功能。
他們收麥子一不用拿工具二不用彎腰,李晨已經教了他們用法。
只要站在自己的麥子前,按幾下按鈕,麥子就自動由機器開始收割。
收割完還能自己打穀去皮,變成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麥粒。
見識到這些功能的村民,紛紛看了眼自己手上的工具。
雖然工具是李晨發明的新工具,身上還穿著李晨發明的外骨骼。
但彎腰下田拿鐮刀割,哪有一鍵全自動直接收割乾淨舒服。
大熱天的誰不想多多躲在家裡乘涼呢。
演示完功能還不夠,還要向他們吹噓平時。
連來水培倉拔草驅蟲都不要,水培倉裡的機器全都給你一鍵代勞。
本來心裡還有些小猶豫的幾個人,心裡的猶豫馬上就蕩然無存,統統都變成了真香。
一個個都希望自己早日換上水培倉用。
就這種潛在的動力不斷推動他們,李家村的麥子在短短兩天裡就被收割完成。
收割結束的第二天,李晨就抓著楊希來到了田邊。
兩人身後各自浮著三個建築機器人,望著全是麥梗的田野,兩人對視了一眼。
他們此行就是來履行約定,將村裡的田全都換成水培倉。
他們先是將已經是水培倉的田全部拆除,他們打算直接將李家村的梯田,就勢改成一個層次分明的巨大水培倉。
李晨和楊希各自拿出一個鐳射投影儀,一個放在底下一個放在高出。
這回他們要建的東西比較龐大,要兩個投影儀才能投影出全貌。
巨大的全意影像在李家村的梯田上驟然出現,所有經過李家村的人都能看見這個巨大的投影。
他們放出浮游機器人,機器人與投影共鳴,從前段一個攝像頭一樣的器件中投射出鐳射。
這個機器人的建築方式簡直太未來了,它像是將投影出來的影像化作現實,一點點將影像轉為實體。
不過當然不可能這麼魔幻,李晨研究所倉庫裡的材料,可是實打實的在被它消耗。
李家村的大部分村民都聚集到梯田前來,看李晨和楊希二人,像指揮家一樣指揮一堆浮游機器人,慢慢建築龐然大物。
“這李博士就是厲害啊。”
“看著速度要不了幾天就能建好吧。”
“我還以為會要個十來天。”
村民們議論紛紛,但都是在讚許和感嘆。
李晨他們建水培倉建了兩天,村民們圍觀也看了兩天。
家裡有田的村民們,在水培倉落成的第一時間就湧入水培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