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乃是卑沙城副將,必然有些忠於你的兵士。而且,你最是熟悉城內狀況,哪些人死忠高句麗,會在高句麗大軍來攻之時,容易發生叛亂,你給本王一一住出來,本王現在都給滅了去!”
李玄殺氣騰騰的盯著魏三郎,但凡魏三郎敢說一個不字,他就敢殺了此奸臣。
沒錯,在看到魏三郎帶著一眾潰兵幫他們喊開城門,並第一時間向他投降之後,李玄就認定,這個濃眉大眼的卑沙城副將,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奸臣,卑沙城內最自私的一個人。
不過,他就喜歡這種人,識時務,手中還有一些手下,能為他所用。
高句麗並沒有漢人那麼大的基數,高句麗人只是少數,再從一個小國慢慢擴張成一個大國之後,高句麗國內人種雜亂,其中有鮮卑、馬韓、穢貊、靺鞨、扶余、漢人等十多種各族之人。
甚至,高句麗的軍隊,也有一大半都是鮮卑、馬韓、穢貊、靺鞨、扶余、漢人士兵。
在這卑沙城內的守軍中,李玄便是發現了不少漢人兵士。
“殿下勿急,小人這就給您指認!”
見此,魏三郎一驚,連忙說道。
反正,侍奉乙支秋良也是侍奉,而侍奉這位晉王也是侍奉,甚至這位晉王殿下比那乙支秋良身份還要尊崇。
“殿下,據小人所知,投降的兵士之中,還有多人乃是乙支秋良親信,另外城內還有一眾官員,乃是隨著乙支秋良前來的官員……”
“甚好!”
李玄緩緩點了點頭,隨即便讓一旁的程端伯,帶人將魏三郎指認出的那些人都抓起來,當眾斬頭。
見此,不用李玄去宣揚,整個卑沙城內的兵將與百姓們,都已經知道魏三郎徹底投靠了他。
對於魏三郎,李玄也終於可以放心些!
“你身為漢人,只要你忠於本王,忠於大唐,再立些功勞,未嘗不能被陛下封爵,成為大唐勳貴!滅一個國度,為大唐開疆擴土的功勞有多大,本王不用與你細說,你為武將,也該明白!”
“多謝晉王殿下,小人定然忠於殿下,忠於大唐!您不知,小人在卑沙城雖是一位偏將,但整個高句麗還是以五部高句麗族人最為尊崇,我等這些外族之人,在高句麗人眼中,都是奴僕而已!”
魏三郎連忙滿臉訕笑道。
見此,李玄滿意點頭。
正當魏三郎鬆了一口氣之時,一旁的李孝恭卻是冷哼一聲。
“賊子不忠,為何不說出爾等藏糧之地?”
“藏糧?”
聽此,李玄一怔,隨即便緊緊盯向魏三郎。
他差點忘了,在古代,糧草才是最為重要之事。
李孝恭繼續說道:“高句麗各大城池都是一個習慣,平日喜歡在這些石城內儲備充足的糧草,只要敵軍來攻,高句麗的那些兵將們便會依靠那些糧食死守城門!
而卑沙城乃是我大唐與高句麗邊疆之間一大重要戰爭關卡,必然藏著大量糧食!”
一旁,魏三郎臉色大變,連忙說道:“晉王殿下勿怒,小人剛剛一直在搜尋那些忠於乙支秋良之人,還未想到糧庫之處!”
隨即,連忙將那藏糧之地,告知李玄。
在卑沙城內,確實還藏有十萬石糧食,足夠卑沙城一眾將士百姓們吃上三個月!
聽罷,李玄只是澹澹看了一眼魏三郎,便讓程端伯帶領上百兵士,佔據那處藏糧之地。
魏三郎一臉惴惴不安。
並且,讓魏三郎尋找數十桶火油,讓程端伯帶上。
只要有人膽敢強攻藏糧之地,或是卑沙城被攻破,便直接燒燬糧庫。
李玄這一番操作,直接讓李孝恭與程端伯等人,看著的目瞪口呆。
沒想到,還能如此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