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會主動動手?”劉備有些驚訝的望著諸葛亮,看到後者肯定的目光之後劉備有些奇怪。
“這又是為何?”
若是劉琮真如諸葛亮說的那樣,急於求成而致使軍隊戰力較弱的話,劉琮更應該做的不應該是鎮守本土,以逸待勞嗎?
怎麼還能主動出擊呢?
諸葛亮卻輕輕搖搖頭,對著劉備一意味深長的一笑。很快劉備在諸葛亮的笑容中反應了過來,
劉琮說到底才十六歲,這個年紀即便是再苟,能脫離少年本性裡的那股激進嗎?
之前劉琮表現的太過富有才能,讓劉備下意識忽視了劉琮的年紀,他並不是一個富有經驗的老牌諸侯啊。
“孔明,可有克敵良策?”劉備一瞬間感覺豁然開朗,也不再擔憂,而是露出了輕鬆的笑容。
“已有良策,吾已算到劉琮可能登陸的地點,只需三千精銳,保管能挫敗劉琮。”諸葛亮自信的一笑,給了劉備無盡的自信。
每次軍師這麼自信的笑容都能算無遺策,這一次肯定也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
此時,江東柴桑野外的一間小木屋裡,一個文士正坐在木屋之中誦讀兵書,完全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兵法書的樣子。
這個時候,門外走進來一個小書童,走到文士身後。
“龐先生,今日魯先生說今日再一次向討虜將軍推薦了您,但是……”書童說到這裡有些說不下去了。
“但是孫將軍拒絕了,是吧。”文士放下了手中的書卷,臉上並沒有露出多少驚訝,只是眼底還是閃過一絲落寞。
“世道之人,皆以貌取人也,只可惜了……”
“龐先生,過不久周大……”書童有些著急,正要開口卻被文士輕輕打斷了,
“無需要再勸了,某在此待的夠久了,也該回荊州看看了。”文士輕輕搖搖頭,拍了拍旁邊早已經準備好的行李。
“明日我便走,回荊州另求新主吧。”
書童見這位受周大人重視的文士要走,連忙想勸,不過文士已經決定了,最後書童也只能無奈的閉上了嘴。
“讓我看看吧,荊州二劉已經準備開戰了,從現在來看,劉備應該才是勝算更大吧。”文士輕輕拿出地圖,望著荊州混亂的局勢自言自語道。
“不過劉琮也並非無能之輩,雖說稚嫩了點,但勝在年輕,也算是一代明主了。”
“就是不知道他的眼光如何了……”
…………
而此刻,劉琮正在不斷調動兵馬,準備率先引兵北上。
劉琮提前一個月就已經開始準備,糧草也準備的差不多,五千兵馬也整備的差不多了,只等劉琮一聲令下,連同文聘率領的荊南水軍一同北上。
劉琮的計劃便是聯合江陵魏延,一同突襲位於公安的趙雲,攻取這裡進而對江夏發起進攻。
不過關於趙雲,劉琮可不敢小瞧,無論是歷史上還是演義裡都對這位將領加以很高的評價。
在長坂坡七進七出,在曹軍之中猶如無人之境,這是武力的肯定!
在漢中之戰據水破敵,以弱勝強擊敗曹軍,這是他謀略的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