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穀又叫卻谷、卻粒、絕谷、去谷、斷谷。道教認為,人食五穀雜糧,會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
為此先秦的練氣士們,模仿《莊子·逍遙遊》所描寫的“不食五穀,吸風飲露”的仙人行徑,服氣辟穀,妄圖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
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先秦練氣士,所提倡的服氣,是配合腹部呼吸產生真空吸力,將空氣吸入消化道。
然後透過正確的呼吸法,誘導產生水分解酶,在體內合成營養物質,從而可以長期不食五穀而維持生命。
然而這種方法,根本是不現實的,人類的身體主要由水構成,如果體內真的存在“水分解酶”,那麼很難說,人類會不會被轉化成養分。
相對於先秦練氣士的服氣辟穀來說,武秋生的辟穀,則要面對科學許多。
國術經過幾千年的衍化,已經成為了一門實實在在的功夫。
雖然在描述方面,還有一部分神神叨叨的內容,但也只是為了保持其神秘性,讓人產生敬畏。
武秋生的服氣辟穀,採用的是一種綿長柔細的呼吸方法,這一方法來源於仿生吐納,又叫做龜息。
後世的武者認為,烏龜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它“食氣”。氣在人體內迴圈不止,不可或缺,氣的執行包含著人體最深奧的秘密。
在辟穀之前首先練習“服氣”,不僅能抵禦斷食帶來的飢餓與虛弱,還能使人精力旺盛,益壽延年。
武秋生的服氣辟穀,目的是清血管、排雜質,把自身狀態,調節到最佳狀態,而不是為了長生。
“呼~吸~”
地下的靜室中,寂靜無聲,只有延綿悠長的呼吸吐納之音,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一個月後,始終閉著雙眼的武秋生,驀然睜開了眼。
一時之間,虛空生電,仿若有一束強光,射入昏暗的屋子中。
眼睛裡折射出的光芒,讓武秋生在黑夜中,也能清晰的看到周圍的一草一木。
“整整一個月的辟穀,給我打下了一個良好的根基,體內的雜質完全被清除,眼下正是突破的最佳時機!”
睜開眼睛的一剎那,武秋生全身的氣血,便被調動了起來。
“啪~啪~”
普通化勁武者,即便在巔峰時期,調動氣血,最多也就如同長江大河。
然而,武秋生的氣血,比起一般的化勁武者,何止強大了十倍。
在他的全力調動下,寂靜的屋子裡,居然響起了海浪拍打礁石,驚濤拍岸的聲音。
“噗通~噗通~”
平時,武秋生的心臟跳動的極其緩慢,普通人一分鐘跳100下左右,而他只需要跳三四下。
這不是他有病,而是他每一次心臟跳動,產生的血液,調動的養分,是普通人的幾十倍。
他的心臟不需要那麼頻繁的工作,就能維持他的日常消耗。
而此時,因為全身氣血被調動,大部分養分,都會武秋生集中到頭上玉枕穴附近。
體內缺少養分,缺少新鮮的血液,所以心臟必須重新發揮它的作用。
“噼裡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