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殺身,強者斷魂。拳未至,魂先斷。
精神意志,強大到一定程度,一舉一動,都會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壓迫人的靈魂,給人帶來巨大的恐懼。
就像小偷遇到警察,第一反應不會是反抗,而是出於本能,想要逃跑。
這是身份、裝備的差異,所造成的後果。
而拳法進入到抱丹後,大腦異變,精神層次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
一拳打出,就能營造出類似小偷遇到警察時的情景。
武者不夠強大時,只能摧毀別人的肉體,強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摧毀心靈。
正所謂,拳未動,勢已到。
三國演義中,張飛能在當陽橋前,喝退曹操百萬雄兵,一舉嚇死曹將夏侯傑,抱丹強者同樣能夠做到。
他們在行動間透露出的氣勢,足以嚇死絕大部分明勁高手。
就算是已經領悟了自己的心和意,跨入暗勁層次,也會被嚇得膽寒,被這股氣勢所攝,從而影響到自己的心智,在打鬥中縮手縮腳。
吳前輩,因為自身的氣血,開始衰敗的緣故。
放棄了武秋生硬碰硬的打算,選擇依靠強大的精神意志,碾壓對方。
然而,武秋生真的會被他碾壓嗎?
當然不會!
不說三年前,武秋生在精神上,已經有所突破,成功的做到了拴住心猿,困住意馬的程度。
就說這三年,武秋生也不是平白浪費的。
這三年,透過王浩、李東雷之手,無數的佛道儒經典,被送入諾亞空間中。
而他,在通讀這些經典的同時,也領悟了一門,能夠壯大精神修為的觀想法門。
之前,武秋生用的是一碗水觀想法。
想象自身是一碗渾濁的水,只要心思平靜,雜質就會沉澱,水自然而然的會變得清澈。
這種觀想之法,能夠排除心靈上的雜質,讓人不被心魔所困擾。它的本質是提純,而不是壯大精神力。
如今,武秋生領悟的觀想法門,為燃燈之法。
根據佛經中的記載,釋迦摩尼在遇到燃燈古佛時,古佛曾傳他一門修行秘法。
這門秘法,便是依靠精神力,點燃一盞燈。
武秋生並不知道,人的精神力,要強大到何種程度,才能憑空點燃一盞燈。
他所知道的是,蛻凡第七境——法力境的強者,確實能夠憑空點燃燈芯,但他們點燃燈芯的方法,是透過精神力,溝通天地間的火系能量。
而不是,依靠純粹的精神能量。
古佛傳給佛祖的觀想法門,自然不會差。
不管武秋生從佛經中的隻言片語,領悟到了其中的幾成,總之他的精神力,有了很大的進步。
正因為這種進步,讓他無懼吳前輩強大的精神意念。
雖然被精神意念壓制,但行動絲毫沒有受影響。
他的招式依然兇猛,動作還是那麼迅速。
“不打了,不打了,你小子簡直是怪物!”
又交手了幾招,吳前輩發現,他的精神意念,根本無法碾壓對方,如果不是性命相搏,光是切磋的話,他還真沒把握,勝過武秋生。
比試到了這種程度,繼續下去,也沒了意義,於是他便退出了戰圈,收了拳架子。
“前輩承讓了!”武秋生雖然好戰,卻也分的清楚輕重。
老人家願意,損耗氣血指點自己,那是恩情。
他不是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