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武秋生,能夠得到父親這樣的評價,十分欣喜。
“我倒是不知道,伯父他居然識字。如果知道,當年也不會自作聰明,教梓萱姐你認字了。”
澹臺梓萱的本意,是誇獎武秋生有才。但武秋生卻不想提自己的糗事,反而把話題,扯到了澹臺仲元識字上。
“對了梓萱姐,你剛剛說伯父認識字,那麼他老人家,為什麼不親自教你,我可是知道,你從小時候起,就很喜歡讀書的?”
“這個……”武秋生這個問題,卻是把澹臺梓萱給問倒了。
就在她猶豫著該如何回答的時候,卻聽“吱呀”一聲,原本緊閉的臥房門,突然被開啟,帶著七分醉意的澹臺仲元,搖搖晃晃的從裡面走了出來。
“爹,你怎麼起來了?小心點,可別摔著了。”
澹臺梓萱伸手要去攙扶父親,卻被對方輕輕推開。
“沒事,你爹我好著呢。”
說話間,澹臺仲元一屁股坐在了武秋生的身邊,“咕咚咕咚”猛灌了幾口水,這才繼續道,“其實你們揹我回來那會,我就沒睡著,好不容易有些睡意,準備入睡,又聽到你們小兩口談到了我……
梓萱啊,你明天就要秋生訂婚了,我們澹臺、武兩家,也要成為一家了。
有些事情,就不用瞞著秋生了。
你們是夫妻,將來還會結為道侶,在修行之路上互相扶持,生死與共。
有事情能說清楚的,就一定要說清楚,免得將來生出間隙。”
“孩兒知道了!”
“知道就好,秋生你也別怪梓萱,有關我的事情,是我要求梓萱保密的。
其實我瞞著你,也是為了你們好,畢竟我的身份有些特殊。”
“特殊?”武秋生六歲那年,武爸爸將身受重傷的澹臺仲元揹回了家。
此後,兩家人共同生活了九年,武秋生還真不知道,這個伯伯身份有何特殊之處。
“沒錯,特殊。秋生你應該知道,孔聖門下共有七十二個弟子的事情吧。”
“那是當然。”武秋生點頭,不說他在紀氏族學讀過半年書,就算沒讀過,孔聖作為九州大陸最強者之一,有關於他的事蹟,也早在九州大陸傳揚了開來。
孔聖門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個賢的事,幾乎世人皆知。
“那我就接著往下說了,眾所周知,孔聖門下有七十二賢,其中子路、顏回等先賢,天賦超絕,幾乎得到了孔聖的真傳,一身修為,曠古爍今,已達虛聖之境。
因為是孔聖的弟子,又因為自身修為高絕,他們的名字,響徹九州大陸,幾乎人人皆知。
但孔聖門下,出名的,也就他們幾個。
孔聖雖是一代聖人,但弟子也不是各個都像子路、顏回那麼優秀的。
有出名的,自然就有不出名的。
孔聖七十二賢中,有那麼一位,他字子羽,名滅明,因居於澹臺山,遂以山名命姓名,取名澹臺滅明。
其後代子孫遂以澹臺命姓,稱澹臺氏……”
說到了這裡,澹臺仲元沒有繼續說下去,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表達的足夠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