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豐平縣城北,就不得不提到猛追灣。
猛追灣原本不叫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地方的住戶,大多是屠戶和養豬的,所以在很久之前,這個地方,被人稱作“母豬灣”。
五百年前,陳國出現了一次動盪。
當時的起義軍領袖,攻入豐平縣,率軍前往城北時,一路燒殺搶掠,並揚言要屠城三日。
這種行為,引起了一個隱世大能的不滿。
在隱世大能的暗中幫助下,上萬屠戶奮起反擊,把起義軍的部隊趕出城外,一路猛追,一直追到母豬灣。
後來,人們為紀念這件事,就將此地更名為“猛追灣”。
武秋生的家,就在這個著名的猛追灣內。
幾年前,他尚未覺醒前世記憶時,這個家十分的落魄。
佔地不到五十平米,還是那種最為不起眼的茅草屋。
每次外面颳大風,他們家裡刮小風。
外面下大雨,他們家裡下小雨。
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武秋生開始覺醒記憶,並且憑藉著前世的記憶,搗鼓出了第一樣東西——蓮花炭。
蓮花炭,比起百姓們常用的竹炭,色澤更亮,形狀更完整,而且這種炭燒起來,不僅沒有煙味,甚至還能隱隱聞到一絲清香。
這種炭,老百姓多半不會捨得花錢買。
不過一些高檔的酒館、青樓,富貴人家,對此的需求量卻是很大。
這一來二去,就讓武秋生掙到了第一桶金。
如今,距離武秋生搗鼓出蓮花炭,足有七年。
而他的家,也從一間勉強能夠遮風擋雨的小草屋,變成了一間二進的大院子。
雖然這個院子還算不上奢華,但東西寬度也有十五六米,南北縱深也有二三十米。
無論放在哪個縣城,能有這麼一座房子,都能算得上是殷實人家了。
武秋生回家的時候,家裡的大門虛掩著,隱約可以從門外,聽到一陣陣談話聲。
“爹,娘,孩兒回來了。”回自己家,自然是沒什麼需要避諱的,武秋生一把就推開了虛掩著的大門,朝著裡面大喊。
“我好像聽見了秋生的聲音?”
“我似乎也聽到了?”
說話的一男一女,看上去都是四十歲左右的年紀。
原本,他們正在和一個老年人,愉快的交談著什麼,突然聽到自家孩兒的聲音,連忙站起了身。
“爹,娘,孩兒回來了。”
外面,再次傳來了武秋生的喊聲。
這次,不光有聲音,就連他的腳步聲,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果然是秋生回來了,走,我們去看看他,順便把商量好的喜事,告訴他!”
武媽媽率先跑了出去,武爸爸沒有動,只是微笑著,和老年人碰了下酒杯。
“秋生回來了,梓萱也在,那真是太好了,我們剛好有事對你倆說,快快隨我進來。”
武媽媽和兒子打過招呼後,就拉起了澹臺梓萱的手,往內院而去。
“有事對我和梓萱姐說?”武秋生摸了摸頭,不明所以,抬步跟了進去。
一進門,他就看到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澹臺梓萱的父親——澹臺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