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聖秦南的劍,其實只是一把普普通通的鐵劍,至少外觀上,和他本人相貌一般,毫無個性。
這把劍並非藏劍山莊的八把名劍之一,也非來自劍冢的上古奇劍。因為道痴借走了那一把無形之劍的緣故,所以他的名劍八式並不圓滿。
既不圓滿,那便索性不用了。天下人只知道劍聖傳承了藏劍山莊的絕技,卻不知即便是沒有那八把名劍,劍聖依然是天下最會用劍的人。
也是天下練劍最認真、最辛苦的人。藏劍山莊家傳劍法基礎劍招有十三式,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壓、劈、截、洗。
劍聖秦南自三歲習武以來,每一天都練習這十三式,每一式基礎劍招都要連上一萬遍,從不煩厭。
山莊弟子之中,很多人都已經開始修習類似蟒袍老者的御劍術這般高深的劍法了,他仍舊苦練著最為基礎的劍招。
他曾被嘲笑為藏劍山莊最沒有天賦的劍客。但就是這個最沒有天賦的劍客,在打磨了十年基礎劍式之後,一朝悟道,成為了藏劍山莊最厲害的劍客,橫挑天下難逢敵手,讓很多同輩的劍客都黯然失色,心生絕望。
以手握劍,不代表他就只會用基礎劍式。劍聖出劍,也可能一劍飛躍三千里。
用劍並不是非此即彼,以前的劍聖或許會搖擺不定,但時至今日,他已在瀑布水潭邊養劍十八年,早就達到了劍心通明的境界。
心無掛礙。所以,出劍也無礙。他很輕鬆的抽出了那把鐵劍。長三尺六寸,重四斤二兩。
劍身很平很直,劍鋒極為鋒利。這是他在從藏劍山莊來往京都路上,親手打造的劍。
這是集聚了天下最為堅硬的礦鐵,融合了人世間所有鑄劍名匠心血的劍。
這是一把最堅硬的劍,也是一把人間之劍。蟒袍老者看著這把人間之劍,讚道,
“好一把至強之劍!只是可惜,它縱然再強,終究也不過是一把劍而已。”
“強到一定程度,一切皆可一劍斬之!”劍聖握著留白,意氣風發地說道。
蟒袍老者撇了撇嘴,
“即便能斬,也要遵循這個世界的道理。”
“既然能斬,便不需要再遵循。”這是劍聖的回答,也是強者習慣作出的回答。
蟒袍老者認真地想了想,覺著若是換作自己,也會如此想,如此說,於是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如果能斬,為何現在不斬?”這句話的意思,只有站在這個世界巔峰的至強者們知道。
而劍聖一開始就已經不止一遍地回答過這個問題,只是蟒袍老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既然已經說過了,那便無需再說,劍聖望著天空,閉口不言。得不到答案,事情也終得繼續,蟒袍老者沉默了一小會,盯著劍聖手裡的留白,說道,
“你這樣出劍傷不到我……用劍之道,分為術與法。術是手段,法是道理。老朽初次感悟劍道時,曾見萬仞堅壁,百川歸海,領悟了大道理。習劍數十載,無論寒暑,劍不離身,手中劍已然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練得無數小手段,而後整合歸一,這才創出凌字七絕……”頓了一下,蟒袍老者唇角微微上翹道,
“若是平日,你與我戰,勝負在五五之間,然而這些日子,你為了鑄成這把劍,去了蜀地,去了荒漠,去了雪原,虛耗精力,到了此處,你又了為那小子外放劍罡,折損了許多內力,當為三七開,然則劍之一道,勇往無前,不可計數,所以你今日必會殞命於此!”
“你也只劍之一道,不以數論,那為何還要這般盤算,”劍聖平靜地說道,
“我始終認為,一場戰鬥只要還沒開始,便沒有輸贏。”
“你已經出了劍。”
“你也出了劍,這便是那小子經常掛在嘴邊的公道。”劍聖說得很自然,也很理所當然。
他是人間用劍的最強者,縱如蟒袍老者所說,他在這場戰鬥之前已經耗去了許多實力,但為了公道,他還是選擇了看似毫無作用的出劍招式,只是從劍鞘裡抽出了留白劍。
沒有一劍千里,也沒有身前三尺無敵。
“好氣魄!”蟒袍老者冷笑一聲,然後劍指向前一點,毫無徵兆地刺出一劍。
劍聖看著突然極速飛來的那道青色劍影,臉上卻沒有一丁點意外的神情,該論的已經論過了,剩下的當然要回到劍本身上面。
時至深秋,靈瑤宮的這棵青樹總會時不時地飄灑下一些樹葉,青色劍影混在其中,顯得很是自然,很是和諧。
道法自然,劍道也是道。因為這是樹葉,因為這是在皇宮,所以蟒袍老者率先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