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對我的喜歡和支援。更是感謝各位領導,給我這個機會”
“原來我只是國營營造廠的一位普通技術工人而已。”
“是京門日報給了我這個獨特的平臺,讓我在上面一展所長。”
……
終於輪到了趙國良上臺演講了。
他跟其他人不一樣,感謝了一番之後,隨便說一下自己在創作當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算是一個簡單的交流。
並沒有進行一個長篇大論的論述,所有一切都簡明扼要。
意思很明顯了,他趙國良原來只是一個小木匠,但是因緣際會寫了這麼一篇。得到大家的喜歡,只是一個運氣。以後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大家學習。
態度非常的謙遜,言辭也非常懇切,原來對趙國良有一些偏見的老領導,在聽完他這篇演講之後,自然也有了一些改觀。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看到趙國良手中連演講稿都沒有,都不由得皺了皺眉。
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啊。
可是看到趙國良在臺上意氣風發的發言,然後再有後續接下來這一系列成熟的表現。
這一連串演講吓來一點磕巴都不帶的。對於趙國良而言,這根本就不算個事兒。
這或許是連原來那邊熟悉他的編輯都想不到的。
因為他們熟悉的一些文藝創作者,例如寫文章的這些作家們,基本上都是不善言辭的。
有的人根本就不愛說話,但是寫起東西來就可以非常順暢,筆走龍蛇。
這樣的人大有人在。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原來還擔心趙國良上臺演講的時候會有一些不適應,擔心他能不能把這個任務完成。
但現在看來,他們的擔心就是多餘的。趙國良比他們想象中的要優秀的多呀。
也正因為如此,最後趙國良一連串演講吓來。底下的人也是聽的津津有味。
他畢竟是個作家呀,出口成章,而且這演講是他早就已經準備好的了。
其中幽默風趣的地方也不少,本來比較嚴肅的會場都多了一些歡樂的笑聲。
這麼一來,反倒是讓更多的人開始喜歡他了。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生活應該很快樂吧。
但是趙國良受到的矚目越多,嫉妒他的人自然也就變得更多了。
果然擁有著多大的讚美,就要承受多大的詆譭。
趙國良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不過現在這個演講表現,趙國良只是順手而為,最重要的還是他演講的最後幾句話。
“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我深知創作過程的艱難和艱辛。”
“同時也知道現在有很多小朋友還上不起學,別說文藝創作了,他們連最基本的文化學習都沒有辦法堅持。”
“我願意捐出我在《智取威虎山》這部中所獲得的所有稿酬。”
“總共5256元整,幫助一些貧困的孩子,希望他們可以完成一部分學業。”
“雖然我知道這些錢對於廣大的貧困學生而言,可能只是杯水車薪。”
“雖然我能力有限,能做出的事情也很有限,但我希望我的作品除了能夠在精神上幫助到很多人,在物質上也能幫助更多的小朋友完成他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