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
一番吩咐下來,井井有條。
王鼎早就將霍州周圍的佈防記在心中,結合地勢,立馬猜到彭瑩玉的打算。
遼州、沁州、潞州、澤州是霍州東邊的屏障,脫脫領兵而來,先是拔掉遼州那根出頭稚,接著便是攻打最北邊的沁州,前進路線一目瞭然,兵鋒直指霍州。
彭瑩玉佈局四方是為了防止意外,自己親自領兵支援沁州,就是為了將元軍擋在霍州的門外。
“西邊呢?”有將士問道。
西邊吉州是葉九的屬地,七大起義軍首領中這人城府最是深沉。
彭瑩玉望向王鼎,神情頹然,霍州十五萬起義軍已經分不出人來防範西邊。
“況普天聽令!”
“弟子在!”
“你率領所屬將士鎮守霍州!”
“弟子得令!”
況普天抱拳,抬頭望著將臺上的王鼎,神情有些古怪。
彭瑩玉最後大喊道:“此戰艱險,望諸位與我同心協力!大明必勝!”
“大明必勝!”
“大明必勝!”
……
沁州沁縣,十萬元軍圍著一方土城,攻打了半天,不曾攻下。
元軍中有一人騎著高頭大馬,望著差不多快被自己轟成粉渣的土牆,神情淡然。
這人就是元廷中書左丞相脫脫。
蕭瑟的晚風吹動他額前的鬢髮,脫脫輕輕拂去迎面來的塵沙,想起臨別時,元帝脫歡帖木兒依依不捨的模樣,思緒不自覺得被帶回過去。
他自幼養於伯父伯顏家中,稍長就學於名儒吳直方,所以樣貌有蒙古人的英勇,氣質有幾分漢人的儒雅。
伯父伯顏曾是元廷隻手遮天的人物,身為他子侄的脫脫自然水漲船高,青雲直上。
但誰也不曾想到,脫脫後來會聯絡元帝妥歡帖木兒,將自個的伯父推倒。再後來元帝掌權後,脫脫的父親馬札兒臺成為中書右丞相,執掌元廷朝堂權柄。結果馬札兒臺貪婪無度,脫脫就讓人彈劾自己的父親。元帝也是礙於脫脫的面子,一直容忍馬札兒臺,現在有人彈劾馬札兒臺,自然順勢將脫脫擢升為中書右丞相。
於是,脫脫迎來他人生第一次巔峰,廢除伯顏留下的各種弊政,推行新政。除因論證不足,強行開大都金口河,造成沙泥壅塞、民舍被毀、丁夫死傷、勞而無功以外,其他的措舉大體得當。
脫脫第一次執政,元廷上下為之一新,漢儒們有“知無不言,言無顧忌”之便,皇帝用功讀書,注意節儉,頗有勵精圖治之意,中外翕然稱他為賢相。
後來因病辭去宰相之位,當然,除了脫脫自己以外,沒人知道他所謂的病只是一個謊言。他辭去宰相一位的根源來自於元帝的不信任,因為歷史原因,元帝脫歡帖木兒不可能再容忍一位權相的出現。
脫脫深知帝王的忌諱,只能急流勇退。
之後幾年,接任的中書右丞相別兒怯不花,只顧打擊異黨,元廷內部各種集團爭鬥不休,朝野上下官貪吏汙、紀綱廢弛,百姓賦役不均,食不果腹。同時元廷飽受河患帶來的財政危機和以此引發的社會動盪問題,已是積重難返。
這時,元帝才不得不重新啟用脫脫。
兩人看似親如兄弟,其實說到底逃不過君臣二字。
想著朝野上下一堆問題,脫脫不由地皺起眉頭,重重地嘆了口氣。
這時他望著遠處的土城,不由地覺得厭惡和煩悶,朝身邊旗令官吩咐道:“讓先鋒營用巨石轟,今天攻不下這小小的土城,所有先鋒將領都去領罰!”
此刻的他,神情猙獰,沒人會認為這人是一個心慈手善的儒士。
旗令官策馬督促各方將領,很快前方傳來捷報。
城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