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要是來我大聖,公侯伯爵皆可賜,族裡婦孺老小,我必將一視同仁,都為我大聖臣民,有我這個皇帝一口飯食,絕不會讓你族人餓著肚子!”
王鼎繼續說道,寬慰木源忠的心,生怕這傢伙因為他剛開始的冷落而產生退意,到時王鼎連哭都找不著地方。
第一次招攬另一個寨子,王鼎也沒多大經驗,剛開始沒反應過來,現在趕緊拉著木源忠的手,從腦海裡找出從各種演義小說中看到的主公收武將的場景。
是來個痛哭流涕,還是倒履相迎?或者弄個三顧茅廬?
王鼎這一下有些熱情過了頭,啪啪木源忠的手背,含情脈脈地看著他。
身旁被擠開的範老頭瞧這情景,忍不住掉了一地的雞皮疙瘩。
木源忠更是懵逼,看著王鼎這模樣,全身寒毛豎起,心想:這大聖的小皇帝,該不會有斷袖癖好吧?
王鼎才不管這兩個傢伙詭異的目光,小金人在手,演技我有,浮誇地說道:“將軍祖上乃是滿門忠烈的李全將軍,朕早已久仰多時,不曾想將軍竟是他的後人,實在是相見恨晚啊!”
木源忠有些尷尬,雖說這李全名義確實是他祖上先人,範老頭所說的也沒有錯,但很明顯,範老頭這個半吊子讀書人知道只鱗片抓,並不完全清楚。
李全乃是金人,喜習武,弓馬矯捷,善使鐵槍,人稱“李鐵槍”,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有記載李全一家老小大都為蒙古人所殺,他先是起義反抗金人統治,成為農民軍領袖,後投靠宋廷,被派去抵禦蒙古進攻。
按理說到這裡為止,這李全也能在後世留個好名聲,誰知其後李全兵敗,不得已叛宋投元,被任命為山東淮南、楚州行省,但暗地裡李全還和宋廷還有聯絡。
其後手下造反,李全藉口平叛,脫離蒙元控制,再次歸附宋廷。
這時李全相當於夾在宋元中間的軍閥統治,表面歸附宋廷,取宋廷錢糧,背地裡卻陰奉陽違,和蒙元有貿易往來,甚至搗毀宋廷守備軍庫,搶揚州錢糧,威逼宋廷罷黜牽制他的官員,最後徹底和宋廷對立,再次叛宋降元,結局是慘死在宋軍手中。
而他的後人李璮則又是叛元降宋,最終因為宋廷疲軟,兵敗身亡。
……
所以要定義自己的先人,木源忠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他不敢誹議先人這樣又降又叛對不對,但滿門忠烈這樣的說詞來形容他們肯定是不適合的,如果真要套近乎,說是英雄豪傑倒也妥當。
王鼎歷史老師還沒出生,當然不知道這些亂七八糟的降了又叛,叛了又降。
即使知道了王鼎也無所謂,這木家寨有一百來號人,甭管他們是不是要學自家先祖那樣,依附在有窮寨的身上等強大了再反叛。哪怕真是如此,也得等王鼎的大聖強大了再說。
更何況王鼎也不是軟弱可欺的,進了我的門,得了便宜還想走,非得扒層皮才行。
這些前朝往事王鼎興趣不大,現在他就想套牢木源忠,增強實力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