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民間很是不忿,但也找不到什麼太好的理由來反駁,畢竟沈明的戰績在那擺著呢。
你說沈明不配當領軍人物,那誰配呢?
八月的大混戰還歷歷在目,彙集了港臺兩地的天王巨星,一起圍剿沈明,結果被沈明打的頭都抬不起來。
現在都九月了,可還沒人敢發新專輯呢。
為啥?
不就是在避開《日月生輝》和《獻禮九七》的鋒芒麼?
《日月生輝》的銷量已經是可望不可即的了,就連稍微差一點的《獻禮九七》都足以讓兩岸三地的樂壇沉默了。
“連《朝聞時報》都認可‘日月系列’的說法了啊,如果後續系列專輯跟的上的話,恐怕以後這個系列,會是華語樂壇乃至世界音樂史上都難以超越的一座高峰了。”
有香江的圈內大佬發出這樣的感慨,“沈明的確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以前從來沒人想過,要將自己的專輯劃分成不同的層次,他這屬於用一己之力打造出了一個專輯品牌。以後大家看見‘日月系列’的專輯,不由自主的就會和高質量、有保證這樣的詞彙聯想起來。這份能力和開創力,比他的才華還要可怕。”
的確,縱觀音樂史,從來沒人想要打造一個系列的專輯唱片,沈明憑藉自己第一無二的才華優勢,硬生生的讓人看見了一條不一樣的音樂路。
可以說,他的這個做法,是具有開創性的。
……
帝都,某棟別墅。
那英和她的經紀人看著手裡的報道,愁眉不展。
“憑什麼給沈明做專題報道啊?咱們得歌就連提都不提?”
那英心裡真是有火,沈明能得到這個機會,很大原因是《獻禮九七》這張專輯的特殊性。但實際上,她也和劉德譁一起合唱了一首《東方之珠》,同樣是獻禮迴歸的,而且反響也不錯。
所以,她才會有些不忿。
尤其是,報道里將沈明捧成“華語音樂的領軍人物”,這讓一直自詡為內地天后的她,心裡很是不舒服。
但經紀人卻看得很透徹,“唉,這是沒辦法的事,咱們得一首歌能和沈明的一張專輯比?人間那張專輯十首歌,全是給九七回歸專門創作的。而且,人家那張專輯是什麼成績?引起了多大的轟動?沒法比……”
其實那英也知道這些,只不過心裡就是有些不服。
“新歌這個月發麼?”經紀人問道。
“呃,還是等等吧……”
哪怕那英在不服,但面對現實,她還是得低頭。
八月大混戰內地沒有歌手參與,九月的音樂世界毫無疑問還是沈明的天下。
整個樂壇,要想發歌的話,就只能等著沈明這兩張專輯的餘溫消退才行。
要不然,誰上誰死!
……
家裡。
沈明看著這篇報道,都有些吃驚。
他是真沒想到,《朝聞時報》竟然會這麼說,這完全是把自己捧上天了啊!
一旁的情姐卻笑呵呵的,說道:“這可是官方的肯定,你只要別犯什麼大錯,以後發展不說順風順水也差不多了。”
“情丫頭這話說的對,這可是大好事。”老媽也幫腔道,她和何情都屬於有編制的曲藝工作者,更明白這篇文章的含金量。
只要沈明不作死,那他身上的這塊金字招牌就掉不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