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停下走向第4棒位置的腳步。
回頭望了一眼正在各就各位的隊友們。
潘凱1棒、張震2棒、田時偉3棒。
他們每個人都在非常緊張地準備著,不必透過‘同心’去感知,也能看到他們肉眼可見的緊張。
緊張,也正常吧。
對中國隊選手來說,這屆奧運會不是四年一屆那麼簡單,再下一次在中國大陸、在‘家門口’舉辦奧運會,就不知道是哪年哪月了。
奧運112年曆史中,共計有希臘、法國、美國、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舉辦過兩屆以上的奧運會,但兩屆之間的最短間隔也是24年,最長甚至要達到108年。
所以,對所有中國隊選手來說,08奧運會就是他們一生中唯一一次的比賽,其價值意義,遠超一切競技比賽,遠超其他奧運會。
在需要精妙配合的4×100米專案上,每個選手都承擔著巨大壓力,這個壓力在這一屆具有無可取代價值的奧運會賽場上,被放大到了極限。
這個壓力之大,在盧梭感知中,甚至超過100米決賽。
所以,隊友們的緊張都情有可原。
盧梭沒有繼續往前跑,而是快速回到3棒的田時偉身邊,再拉著田時偉來到2棒的張震面前,這時1棒的潘凱也已經跑了過來。
四人聚在一起,其他三人都望著盧梭。
“沒多少時間了,我只說一句,放鬆跑,別掉棒,無論被落了多遠,我能追回來,至少保證一枚銀牌……”盧梭壓低聲音對其他三人說。
……
直播間中。
黃覺看到了一幕:“我們看到盧梭重新把隊員們聚在一起,不知道在說什麼,但他們沒有時間了,裁判正在示意他們就位,現在選手們重新就位,中國隊的四名選手似乎放鬆了不少……”
……
應該是放鬆了不少吧。
盧梭瞧著自己的狀態列上,在‘力量’和‘敏捷’後面括號裡帶著減呈的數字正在慢慢變小,變小,直到歸零,似乎還想上浮一下,但終究是沒有提升上來。
還好。
‘同心’技巧有效提醒了盧梭隊友們的緊張。
如果這個緊張不被緩解,交接棒過程中很有可能出現意外,而一旦有意外發生,甚至出現違規被取消成績,那麼一切都完了。
現在盧梭雖然沒有屬性加成,但總算也沒有負面狀態。
硬拼吧!
……
啪!
發令槍響。
從盧梭的角度,能看到潘凱的起跑狀態。
非常老練。
雖然不是很快,但很穩。
潘凱比盧梭大四歲,今年26年,正值運動生涯的黃金時期,就是身體狀況足夠好,競技經驗也足夠豐富,天賦被有效發揮的這個時期。
唯一可惜的是,是潘凱最好成績也只有10秒05,教練沒有在他身上看到破10的可能性,這可能已經是潘凱百米專案最好的成績了。
在第一棒,站在3道的潘凱,對手是4道上牙買加隊的卡特爾,5道上的千里達及托巴哥短跑名將理查德·湯普森,6道上日本隊的未續慎吾等選手。
潘凱跑完全程,在把接力棒交給張震時,保持了一個還不錯的位置。
由於是彎道起跑,所以只能從交接棒時各國選手間的相對距離來判斷誰先誰後,潘凱和卡特明顯實力較強,他們一前一後把1道、2道的選手落得更遠,把與5、6、7、8道選手之間的距離,追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