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顫微微的從懷裡掏出一封信,一塊粗布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遞給曹操道:“曹將軍請看,這是沮授給將軍的信。”
“沮授?”曹操疑惑的問出一聲,然後與曹洪曹丕互看一眼。
聽到沮授這名字,曹丕就覺得不是什麼好事,沮授作為袁譚身邊的唯一的謀士,來信幹嗎?信上又會寫些什麼?前幾次硬碰硬碰不過,怕是要用計謀了,都是老掉牙的套路了,還在用。
“楊太守,本將軍與沮授素無來往,他給我寫信幹嗎?”曹操雙手在磕膝蓋上不停的搓著,猜不透對方的來意,他內心明顯有些緊張了,因為猜不透,所以應對起來就相對困難,曹操不喜歡這種沒有心理準備的感覺。
曹丕則無所謂,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嘛,凡事當以處變不驚為主,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既然這輩子每個人都難逃一死,天大的事最多也就是個死,不必太過糾結。
楊楷道:“曹將軍有所不知,沮授沮大人對曹將軍仰慕已久,他與老朽都覺得當今天下,唯有曹孟德才能稱得上是英雄,而袁紹此人向來優柔寡斷,婦人之仁,賞罰不明,有功不賞,有過不罰,我與沮大人早就想投靠曹大人,奈何苦無良機,
此次黎陽大戰,曹將軍親臨,我們早有投降之心,我二人想破頭皮才想出一條妙計,我們打算跟曹將軍來一個裡應外合,到時候活捉袁譚,不知曹將軍意下如何?”
曹丕聽後的第一感覺就是有詐,老頭牙都掉完了,還跑出來騙人,這就是他的不對了,關鍵是看起來有八十多了,快走不動道了,袁紹還讓他當太守,這裡面就有貓膩了,要麼就是親戚,要麼這傢伙就是立過什麼功勞,要麼就非常有錢,畢竟漢靈帝時期流行買官的。
“怎麼個裡應外合法?”曹操眨麼著眼睛,想聽聽老楊頭怎麼說。
楊楷道:“後天晚上子時一刻,老夫與沮大人在城樓上舉火為號,到時候城門就會大開,曹將軍引軍衝進城,沮大人會帶你們直衝袁譚住所,到時候來一招甕中捉鱉,活捉那小子不是問題。”
“一聽就知道詐降之計,當年在濮陽戰呂布之時,就有一個老頭用詐降之計,沒想到在黎陽,又碰到相同的計策,如此雕蟲小技,焉敢在本將軍面前班門弄斧,來人呀,把楊楷拖出去人頭砍下!”
曹操臉帶憤怒的說著,脖子都氣粗了,這讓他想起了濮陽大戰,被呂布追殺,不敢承認自己的姓名,眉毛鬍子袍子全著了,差點兒死在那裡,若不是典韋拼命保護,真就走不出濮陽,至今想起濮陽大戰,仍然心有餘悸,到黎陽還有人想用這條濫計騙他,門兒都沒有,往一個火坑裡蹦兩次的人,那就是蠢貨。
有衛兵上來準備把楊楷拖出去殺掉,但楊楷硬是一掙一掙的不肯走,嘴裡喊著:“曹將軍,老朽已經八十有二,這輩子從未騙過人,沮授的信曹將軍可以看看,其實來送信的人,可以是個年輕的小夥子的,但是為表誠意,老朽願拖著行將就木的身體親自跑一趟,將軍可一定要相信老夫啊!”
曹操這時慢悠悠將沮授寫的信看完了,內容跟老楊頭說的幾乎一樣。
曹丕見曹操開始猶豫了,於是勸道:“大將軍,楊太守一把年紀了,還親自跑一趟,足見其誠意,在下覺得楊太守的話可信。”
“大將軍,末將覺得,這種冒險的事情,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依末將之意,把楊楷人頭砍下方為上策,咱們不需要他裡應外合,到時候直接攻城便是,這樣比較保險,永遠不會上當。”曹洪及時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看法很獨到,是那種一磚頭拍死所有人的看法。
現在又兩種意見擺在曹操面前,信與不信,他還得從中做選擇,人生處處是選擇。
曹丕知道曹操是個喜歡抓機會的人,曹操也知道機會與危險並存的道理,所以才有了長安隻身刺董卓,濮陽相信田半城,宛城接受張繡投降,雖然說事情的結果都不好,但曹操似乎對冒險樂此不彼,在曹操這裡,機會從來不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而是留給敢冒險的人的。
“好吧,本將軍就相信你一次。”
果然不出曹丕所料,曹操還是那個曹操,他雖然多疑,也敢於冒險,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言罷,命人把李太守領下去吃飽喝足送走,老頭活八十多歲不容易,就不為難他了。
“後天,子時一刻,裡應外合,大將軍,你就沒覺得這話跟騙三歲孩子差不多嗎?這就是明顯的挖坑讓我們往裡跳啊,這也太冒險了。”曹洪道。
“打仗就是冒險,你不想冒險,可以回老家種地。”曹操看到曹洪一副猥瑣膽小之樣,就想撤了他的將軍之職,統領兩千多人的將軍,居然怕冒險,傳出去不讓人笑掉大牙才怪。
“叔叔武藝高強,勇冠三軍,哪怕敵人有詐,也傷不了叔叔的。”曹丕對曹洪笑道。
曹洪聽後,眉頭皺得跟樹皮一樣,尋思著聽曹丕的意思,是想慫勇我打頭陣去送死?他提議相信的老楊頭,他不打頭陣,還想叫我去?這不是害人是什麼,小子不安好心哪。
想到這裡便伸著脖子質問曹丕:“襲城之事,徵東將軍不準備去?”
曹丕臉上又浮現出那種人畜無害的笑,道:“襲城之事很容易成功的,有沮授裡應外合,城門大開之後,鬼都能進城,活捉袁譚的事,連三歲小孩都能做到,我就不跟叔叔搶功勞了。”
聽到連三歲小孩都能做到的時候,曹洪下巴都要驚掉了,小子吹牛越來越離譜了,把牙一咬,道:“既然徵東將軍都這麼說了,我就把這機會讓給徵東將軍了,這功勞我不跟你搶。”
“真的?”
“真的!”
“那就多謝叔叔了。”曹丕及時的把手一拱,跟撿到錢一樣開心。
曹洪登時一臉蒙圈,尋思著又上曹丕的當啦?
看到曹洪傻愣愣的怔在原地,曹丕便笑道:“侄兒本想著叔叔會要這個立功的機會,沒想到叔叔會將到手的機會讓於侄兒,真是感激不盡,這種白撿的功勞,叔叔不要,那侄兒就當仁不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