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元元年(公元785難),八月初七,天陰。”
“時因連年旱蝗,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吾遊歷天下,途徑興慶府(寧夏銀川)……”
李白的遊記,更像是日記。
餘陽認真翻閱著遊記,隱約中彷彿看到了一位不羈的劍客,持劍行天下。
路遇不平,他會拔劍相助。
碰到窮苦人家,他會慷慨解囊。
遇到貪官汙吏,他會持劍殺人,遇到惡神為禍一方,他會揮劍斬神。
一開始,遊記之中,還記載著一些李白去青樓飲酒、勾欄聽曲的趣事,偶爾會記錄一首隨性而作的詩……
可是越往後。
餘陽發現,李白再也沒去過青樓,再也沒去勾欄聽過曲。
他行走天下,所見所聞,滿目瘡痍,在遊記中,李白引用了一句杜甫的詩,叫做——
“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
遊記字數並不算多,總共也就10來萬字。
然而餘陽,卻足足看了2個小時才讀完。
“我有些理解,李白為何會持劍殺入天門了……只怕當時他在人間,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了,皇權當道,神權橫行,百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渾渾噩噩,甚至不知道反抗……”
此刻,夜幕已然降臨。
餘陽合上遊記,疑惑道:“李白到底有沒有寫過一首叫青蓮劍歌的詩?”
那墓室牆壁上所刻的劍法,的確叫做“青蓮劍歌”,這一點,遊記中多次提到過。
但是,卻並沒有提到“青蓮劍歌”這首詩。
餘陽也不敢確定。
因為他“前世”的時候,好像曾在網上看到過“李白《青蓮劍歌》全文”之類的詞條,但是並沒有看到過內容。
開啟臺燈,藉著光亮,餘陽第二遍讀起了遊記。
這一次,只用了一個小時就讀完了。
餘陽皺了皺眉,詫異道:“什麼情況?”
“遊記,的確是小說的另外一種載體……可為何我讀這本遊記,沒刷出來功法武學?”
他沉思許久。
認為只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青蓮劍歌】的層次太高,遠遠超過了【九陽神功】,只看兩遍還不足以刷出來。
不過,餘陽也不太敢確定。
他收起遊記,取出天龍八部讀了起來,轉念道:“反正一本遊記,就十來萬字,我讀一遍只需要一個多小時,以後每天讀個一兩遍,也不算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