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何事?”
“我們現在的速度有多快?飛到哪裡了?”
“這……”孫辛遲疑了一下,又拉開剛才葉神人叫他的那塊遮擋板,對著裡頭喊道:“李道長,過來我們一起算一下經緯度。”
敢情孫辛信心不足,測個經緯還得拉上科學家李淳風。
李淳風一來,拉上孫辛二話不說就前出到下面一層的頂上,站到一個能看到天空的位置,然後掏出一個做工精良的六分儀,對著太陽看了起來。
六分儀這東西的原理很簡單,做起來也容易;過年的工夫,孫辛就讓神人坊中的木匠照著圖形給仿製了一個。造六分儀需要鏡子和望遠鏡,葉老闆就把已經報廢了的電動車廢物利用,拆了兩塊後視鏡下來。還好那電動車是個便宜貨,後視鏡上用的鏡子是平面玻璃的,沒有弧度。小望遠鏡自然是帶不過來的,不過現代世界有種文具叫放大鏡和凹透鏡。有這兩個東西,再加上一個套筒,就能做成簡單的望遠鏡了。
李淳風左瞄右瞄,看了好一會,然後又遞給孫辛,讓孫辛也看;然後兩人討論了幾句統一了意見,才返回來對葉謹瑜道:“殿下,眼下幾時了?”
葉謹瑜看了下手機,下午四點四十多了;但是葉老闆的手機是北平時間,而標準的長安時間,要比北平時間晚上四十多分鐘。也就是說大唐的首都時間應該在四點的樣子;在唐朝呆的時間有這久,葉謹瑜也知道怎麼換算時辰了。
“還差半個時辰到酉時!”
李淳風揹著手掐算了一陣,然後對著滿臉期待的李淵說道:“陛下,現在飛船的速度是一個時辰四百公里,經過兩個時辰的飛行,我們已經飛了八百公里了,換成舊制,一千六百里地的樣子。”又照著地圖比劃了一下後,說道:“依據方位和速度,眼下已經過了河南道的齊州!”
葉老闆也在心裡默默換算,一個時辰是兩個小時,四百公里倒是現代的公里數。換下來,就是兩百公里的時速;比不上現代的運輸機,倒是跟直升機差不多的樣子,但飛船遠比直升機裝得多,跑得遠了。
在葉神人心中,飛船的速度只是勉強而已,但在李淵父子聽來,卻如驚天霹靂。
李淵是知道飛船曾在一日之間從梁州府漢中跨越千山萬水飛到了突厥王庭這件事的,所以對於飛船的速度相當快的心裡有點數。可就算有點心理準備,那也只是耳聞而已,今天真正親自體驗到了半日之間從京畿道飛抵河南道的神速,還是被嚇得不輕。
事實上從漢中到突厥王庭所在的庫車縣,直線距離有兩千三百公里,早上七點左右從漢中出發,逆風飛了十三個小時,在下午八點左右趕到王庭所在的庫車縣,而由於時差的原因,冬季的庫車縣下午七八點,正好是黃昏時候。這次順風飛行,速度更是快上幾分;四個小時從長安到了齊州。
李淵是有心理準備了都被嚇了一跳,但李世民是更是驚駭不已。
“日行千里!這便是日行千里!真神器耳!”
有神速可日行千里,有神雷可破城殺敵,這真真是戰爭神器;而這樣的神器,親爹李淵已經許了他一條;一想到不日他秦王府便有一條這樣的神器,李世民的心頭就火熱起來。
李世民不是沒上過飛船,先前李淵有幾次登高望遠時,都帶得有他。只是那時船主李淵害怕找不著北不敢讓船飛太高,只是在能看到地面的百十米的空中晃盪,以便能快速找到回家的路。
一想到有可能會迷失在雲海中,李世民忍不住問道:“敢問神霄王,適才我等飛了多高?”
就算有高度計,葉神人也未必認識,他只好又去看孫辛;可是孫辛也不太清楚。這時,艦長蘇烈給自家王爺解了圍:“回秦王,秦嶺山中多有高山,為了防止在雲霧中不慎撞山,我艦多飛行在三千公步以上。只是如此高度體弱之人多有不適,在確認出了危險的群山後,我艦便會降到千公步的高度。”
聽到撞山,李世民點點頭,又問道:“飛翔於九天之上,四面皆雲;如何斷定方位。”
這個就涉及到六分儀和本初子午線了,這事孫辛研究得最多,所以也是他最瞭解,只見他上前道:“秦王殿下,以橫緯豎經標大地,則大地如棋盤,棋盤中山川河流、城池道路經緯皆有定數;我等只需依天象時辰推算,得出自身經緯,對應於大地棋盤,則我等之方位自顯。”
前面的道理,李世民明白,可是怎麼推算自己的位置呢?
見到李世民追問,孫辛就開始解釋六分儀和長安大笨鐘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