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B文成武德,一統江湖,千秋萬載。”
緊接著,一堆的感謝。
好現實的群友們!
大帥B:“好了,紅包先發一輪,說正事。五百集的電視我們已經拍到了李建成打下了突厥;但是我們不想一直拍打來打去的戰爭戲,大帝國不能只有武功不是,還得有文治。但是最近我們在拍文戲的時候,沒有太多精彩的創意,所以今天又來向群友們請教了。”
“文治是什麼?”
大帥B:“具體點來說,,按照我們的推算,大唐雖然武功牛B,很輕鬆的就打下了四方蠻夷;但中土大唐太繁華了,融合進來的民族只往中原跑,不願替帝國駐守邊疆;更不用說中土的漢人去邊疆了。問題就是這樣,電視劇拍到這裡,應該怎麼讓帝國公民湧躍前往佔領區,把那裡的土著都變成少數民族呢?”
從三皇五帝以來,中原的華夏民族一直是個陸權國家,信奉的是大一統思想;走的擴張路線一直是擴大地盤、消化吸收當地土著,然後再擴大、再消化這樣的路子。所以雖然領土拿得很穩吃到肚裡基本上就不會,領土擴張很慢,幾千年下來,幾經吞吐,才拿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領土,然後又依託數千公里長的海岸線,又自動獲得了百萬平方公里的領海,再靠著自古以來的技能,把海岸線畫到別人家門口。整整把領海擴大到三百萬平方公里。
而西歐那邊卻是少了一個秦始皇,也少了一個講究大一統的學說;從羅馬以後,一直是一盤散沙,各小國領土有限,資源有限;不對不走對外發展的路子。最先開始走向海外殖民的,正是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這樣陸權無望的小國。
這些小國明明小得一逼,用的手段卻是鯨吞;一口一個南美洲,一口一個非洲,一口一個印度。當然了,最後結果也是註定的,這種吞法只會把自己撐壞,吞下去多少,最後還是要吐出來的。
總算不是個個都只會領紅包和喊666,有人回覆了。
白菜:“要想讓人去苦寒的地方,無外乎威逼利誘。”
“威逼這東西,主要靠行政手段,就像始皇帝向雲中城填人一樣,可以由皇帝下令從中原調集人口前往北方。當然,在此之前,北方的駐軍應該肅清北方遊牧民族,做好防寒的準備。”
“防寒最好是有棉花;不過中原王朝好像一直到宋以後才開始大規模的推廣,在唐朝,棉花雖然有,卻還不夠普及,想要短時間利用起來還是有點難度的;當時主要的禦寒手段還是絲綢和獸皮;絲綢這東西太貴,pass掉。換句話說只能用獸皮。”
有人插嘴道:“如果能點亮羽絨服這個科技,也許不錯。”
防寒這事,葉謹瑜從沒想過,在他看來,大漠的冬天既然遊牧民族過得,那我中原人民自然也過得。李建成所部不就是在最寒冷的季節打到了突厥王庭麼?
不過看這個名叫白菜的說得鄭重,或許這事需要好好計劃一下了;畢竟軍隊是有組織有紀律的,而平民隊伍就不一定了。
葉謹瑜在心裡記下了這一條後,發現白菜又發訊息了。
“向北方移民可以沿河或者說是沿著水源前行,每50公里建立一個農業堡壘區;冬天給牧民過冬,保壘裡常駐醫生可以給人看病,配備學校讓娃有書可讀;當然,堡壘還有個重要作用,就是用來買賣東西和收購羊毛。”
“收購羊毛,就是我說的利誘了!”
“毛紡、棉紡、絲綢紡織;這三大紡織業,唐朝的棉紡科技樹還沒完全點亮,棉花還沒有普及、優秀的棉種也沒引進。毛紡就是重要的替代手段。既然你們要拍魔改的大唐,發展個毛紡應該是沒問題的。冬天的呢子大衣怎麼樣?很有市場的。”
“想想飛船兵們一水的呢子軍裝大衣,戴著熊皮帽子;很帶感呢!”
“每人再抱一把Adk45,動員兵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