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趙王朱高燧的臉色轉為陰戾,他冷冷地看著朱瞻基。
“你知不知道在這座城池後面,是多少大明朝的子民嗎?如果因為這我們輕易出兵,中了瓦剌和韃靼的陷阱,之後馬哈木一路殺到南京城,你知道那時候會死多少人嗎?”
“現在為了這幾個村莊,難道你要放棄大明朝所有的子民嗎?”
朱瞻基頓時啞言,取捨本就是兩難之事,心繫臣民的人,自然是心繫每一個,可他心裡又清楚,趙王說的也沒有錯。
既生在帝王之家,那犧牲少數拯救多數的選擇,就不會只有這一次。
而在場的其它諸位將軍,也是紛紛贊同趙王朱高燧所說。
為了幾個村莊的百姓就犧牲整個大明朝實在是有所不值。
而這時皇上朱棣則是看向朱慕辰與漢王,這兩個人從頭至尾都沒有發表過一句言論。
“漢王,你說說你的想法吧。”
漢王點頭後,看了一眼楚王朱慕辰,隨後開口:“我的想法與趙王一致,萬萬不可輕易出兵,那些瓦剌人十分狡猾,必然是設定好了什麼陷阱在等著我們。”
朱棣聞言點了點頭,又讓楚王朱慕辰發揮自己的意見。
朱慕辰表情平靜,淡定的說道:“臣的想法與皇孫一致,我們應該出兵去驅逐那些遊騎兵。”
“正如皇孫所說,如果我們放任那些遊騎兵到處燒殺淫掠,那麼大明朝的百姓必然會對我們失去信任。”
“我們可以只出動少部分兵力去驅逐遊騎兵,他們不用將遊騎兵殲滅,只需要進行驅逐就可以了,這樣既不會亂了我們北伐的大局,又能夠保證邊境百姓的安全。”
“只不過是幾隻輕騎兵而已,就算是設定下什麼陷阱,也不會波及到我們的主力軍隊,而且如果我們連那幾只遊騎兵都解決不了,只會打壓我們計程車氣,開戰在即,士氣不能弱不能無。”
在朱慕辰頭頭是道的分析下,諸位將軍也漸漸覺得他說的有理。
作戰本就是一鼓作氣,乘勝追擊。
此時大明朝的萬千兵馬駐紮在此地,如果對瓦剌的行為視而不見,的確會寒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箇中取捨時,也要考慮到長遠的後果。
朱棣站起身來,吩咐一旁的傳令官:“派一部分兵力去驅逐那些遊騎兵,務必要保護我們大明朝的百姓。”
那名傳令官得到命令以後,直接走出房間進行傳遞。
朱瞻基難掩興奮,雖然這次他不能親自出兵帶隊驅逐那些瓦剌人,但是在楚王朱慕辰的建議下,朱棣終究是決定了要拯救那些百姓。
他向朱慕辰投去了感激的目光,而朱慕辰則是點了點頭。
同時趙王朱高燧與漢王朱高煦則是一臉不屑,在他們看來楚王朱慕辰與皇孫朱瞻基完全就是沒有意義的慈悲。
之後,朱棣派遣出去的軍隊趕到了那些遊騎兵所在的邊境處, 面對那些裝備精良的遊騎兵,他們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瓦剌的遊騎兵機動性實在是太高了,大明朝的騎兵很難追上,但是在依靠著火銃的威力下,總算是將那些遊騎兵紛紛擊退,讓他們暫時不能夠再騷擾邊境的百姓。
這些士兵在看到那些村莊百姓的慘狀以後,心中十分悲切,隨即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火銃,不由得對楚王多了一些仰慕。
要是沒有楚王改良這些火銃,並且率先應用到他們騎兵營身上,那麼這次他們並不一定能夠驅逐遊騎兵。
而此時,那些瓦剌和韃靼的主力軍隊,早已經遠離了關隘,躲藏在十分隱蔽的地方,正等待著大明朝的軍隊前去。
那些士兵們手持彎刀與弓箭,在這片隱蔽的地形上做好各種佈置,只等著大明的軍隊到來,發出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