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文遊玩的時候,劉海波聯絡上他。
他告訴楚文,國內他都打聽過。大型的海洋打撈船,新的幾乎找不到,十多年前的倒是有一艘,估計楚文看不上。
造船廠方面,劉海波也找過, 需要交了定金才能建造,最快需要二十個月。
“我們國內,私人打撈這個口子還沒怎麼開放,所以打撈船比較難找。有人建議,到國外去找,還給我一家寒國的造船公司的名片, 說那家公司正好有一艘建造好沒多久的打撈船,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劉海波跟楚文說道。
其實, 那艘打撈船原本是給自己政府部門打造的。可是打撈局換了一個領導, 竟然不認賬。
迫不得已,現在那家造船公司在滿世界找買家。
雖然瞧不起棒子,但有一說一,人家的造船工業還是可以的。
在民用造船這一塊,中日寒三國差不多壟斷了全球市場。而從造船廠的世界排名來看,世界前十,寒國佔據了六七個席位,實力不容小覷。
他們船業的發展長久以來以“產業叢集”優勢在釜山和南海岸一帶,創造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帶,並集中賦予了與造船相關的配套企業和研究機構,擁有巨大的叢集配合優勢。
世界的超大型油輪、液化天然氣船和超大型集裝箱船這些高附加值的船隻,寒國都掌握了50%以上的市場訂單,在lng船隻方面更是掌控了超過90%。
這不是漲他國志氣,滅自己威風, 正視自身不足, 才能更好進步。
“我看了那艘船的資料, 確實是一艘頂級的打撈船。當然了,造價也嚇人,要價超過五億人民幣。”
說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劉海波的聲音都有些微微顫抖。
“劉伯,你先去查實這艘船,最好是親自去船上看過,拿到最真實的資料。如果沒有差錯,那就談價錢,爭取談到五億。”楚文沒有囉嗦,聽完彙報之後,就動心了。
劉海波眼睛瞪大,沒想到楚文真下手,那可是五億人民幣呀!
“小文,要不要再考慮一下?”
楚文搖頭:“就這樣吧!如果國內有現船,我不會考慮外國貨。”
支援國產嘛!造船這一塊,國產的可能還不夠先進,但質量有保障,槓槓的。漁船撞毀國外軍艦的事例,時有發生。
於是,劉海波帶著沉重的任務,第一次正正經經出國,帶上幾個專業的人, 連許茹芸都去幫忙了。
許茹芸和歐國良得知這個訊息,人都驚呆了。
五億人民幣的打撈船,你也要買?
他們發現,自己完全看不透楚文了。歐國良更是自嘲,虧他還有點擔心楚文的資金會出問題呢!
畢竟商業街砸那麼多錢,又要繼續追加海洋牧場的投入,多少讓人有點不放心。
“報紙都是中文的?可以呀!今天有什麼大新聞?”楚文看到團裡有人看報紙,湊過去笑問道。
導遊小哥走過來,解釋道:“在這裡,中文報很常見,我們讀書都是講中文的,要考試,難度應該不比祖國那邊弱。”
這就離譜。
人家的普通話水平,兩廣人聽了都直呼要撲街。
正在看報紙的大叔,抬起頭,看到是楚文,也笑道:“確實有兩件大事,當然,其中一件是我認為的大事。”
“哦?說說看。”就連導遊小哥都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