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是拜道:“喏!”
“下去吧。”
婢女退去後,鶡冠子便笑道:“友無需此番毛躁,僕以為,安平君雖從於王,但宗室遺老們,定然還有心口不一之輩。”雖然嘴上這般說,但心中還是對龐恭豎起了拇指,自己這老友,政治覺悟不是一般的高。
《無敵從獻祭祖師爺開始》
龐恭輕疑一聲:“哦?”
片刻後也是反應過來:“既然如此,那我龐氏便先效行我趙國之新法。”
“友,高見!”鶡冠子恭維道。
“哈哈哈哈哈。”老友相視一笑。
待兩位長輩對話完畢。
龐煖起身對著鶡冠子鄭重一揖,道:“先生,煖有一語不解,欲求教先生。”
鶡冠子好奇地瞥了他一眼,回道:“汝,儘可所言。”
龐煖正色道:“煖今日曾於安平君府邸,聽王上言及聖人之學。王曾對宗室明言,曰:‘聖賢之學皆乃無用之學、誤世之學。’煖不解,今日特求教於先生。”
鶡冠子思慎片刻,正色道:“此真乃王上所言?”
“煖不敢妄言。”龐煖如實回道。
鶡冠子點了點頭,緩緩道:“昔日太公曾言,‘凡兵之道,莫過於一。一者能獨往獨來。’吾以所謂之聖賢之學亦是如此,任何學說皆非盡善盡美,或行於彼時,絕不勝於其今。
當然,凡事我們都不能只窺其一。王上之意或乃警醒之意,昔日聖賢之學亦有可為之處,其講究治國、善民,亦善行於此。
但,絕無無強國、強民之法。當今之世已亂,禮樂崩壞、諸侯列國混戰不休,昔日聖賢之學或可治盛世,而絕無平亂世之法。
吾以為,真正的聖賢之學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隨時勢而轉變的。需善變,敢變!且觀之今日,列國諸侯圖強,無一不變乎?趙氏不變,徒自毀乎。”
先生的一席話,不由得使龐煖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鶡冠子撫須看著沉思中的弟子,道:“汝以為何為聖人?”
龐煖想了想,回道:“聖者,通也,博達眾務,庶事盡通也。”
鶡冠子卻搖了搖頭。
“聖人,人倫之至也。”
“聖人,神明不測之號。”
“耳聞天理,於事物無所不知;口宣天道,於性情無所不達;身教王化,於萬民無所不化,此之謂聖。”
鶡冠子還是搖了搖了頭。
龐煖不由再度陷入了沉思。過了片刻,突然抬頭道:“煖不知何以為聖人,但煖想問,聖人行事之道,當以何為先?”
見弟子舉一反三,鶡冠子欣慰回道:“當以人為先。”
龐煖問:“人道又以何為先?”
鶡冠子說:“兵事矣。”
龐煖疑惑道:“為什麼要捨棄天道,而以人道為先呢?”
鶡冠子悠悠道:“天高而難知,有福不可請,有禍不可避,若是效法天道最後只能與自己的意願相背。反之,后土廣大而深厚,多利益而少有威脅,但,若要盡數行人道,亦只能使自己受辱。須知,四季變化更替、而不專一,亦言,效法四時則貳。三者不可以設立教化,樹立美好的風俗,所以聖人不效法它們。”
龐煖懵懵懂懂,但已有所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