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憑借一身宇航服,他就算是逃到陽光下也依舊難逃一死,也會為可能的救援提高難度。
反倒是不如就這樣安靜的等待在月球車內。
一是可以儘可能的拖延自己死亡的時間。
二是月球車的目標更大,搜救起來也更加容易。
老李調整座椅安靜的躺了下來。
他能做的就只有這麼多了,剩下的就全看陳墨的了。
按照老李對陳墨的瞭解,這小子一定會選擇出來救自己,這也是他一直沒有選擇放棄的原因。
總不能到時候陳墨這小子辛辛苦苦跑過來,最後找到的是一具屍體吧?
……
……
……
屏掛撞擊坑。
長時間的疲勞駕駛讓陳墨雙眼遍佈血絲。
此時巴德月谷早就被陳墨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途徑屏掛撞擊坑,再往前就是月球隕石坑中最為著名也是佔地面積最大的貝利撞擊坑,又或者可以稱之為貝利環形山也一樣。
貝利隕石坑,是以英國天文學家弗朗西斯·貝利(17741844)的名字命名的。
貝利環形山,直徑達295公里,只比東夏的浙省小一點,甚至可以把整個海南島裝進去。
貝利隕石坑已被熔岩淹沒,只剩下北半側殘壁露出在月表之上。
沿東北邊緣橫跨了一道凸起物,可能是曾經重疊其上的另一座隕坑的殘壁,它的東南側邊緣則分佈有一道裂口。
坑底表面較為平坦,沒有明顯的撞擊坑,但縱貫了一條呈西北偏北東南偏南走向的月溝。
“繞開嗎?”
“不,我選擇從貝利坑跟豪森坑中間插過去。”
“會不會太危險了。”
“不然難道按照原定路線,繞開全太陽系已觀測到的最大隕石坑?”
陳墨開口反問,李想這下反倒是不再多說什麼了。
現在耽擱的每一分每一秒,老李距離死神就更近一步。
陳墨現在就像是跟死神在拔河,名為時間的繩索被陳墨緊握在手裡,勝者才能獲得老李的生命。
貝利坑跟豪森坑相隔極近。
甚至說是緊挨著也不為過。
陳墨試圖從這兩個隕石坑中間穿過,那麼就要承擔著極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