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車門彈開,老林帶著徒弟小陳下了車。
“是誰報的警?”
“大傢伙都讓一讓了啊,你們聚集在這兒已經阻礙交通了,多危險啊,都散了吧啊,散了吧。”
老林一邊維持秩序驅散人群,一邊快步走過來。
“警察同志,是我報的警。”
姜白一看又是老熟人,連忙舉了下手。
老林掃了一眼現場,目光在死狗身上略作停留,隨後看向姜白說道:“姜白?你說說看,這怎麼回事兒啊。”
“等等!你們認識?”
姜白還沒說話呢,陳雨桐便搶先開口,滿臉的狐疑。
老林淡淡的說道:“這位同志,你不要誤會,我們認識是因為在之前的一些案子上有過接觸,你放心,我肯定會秉公處理,不會有任何偏袒。”
陳雨桐“哦”了一聲,但從她的眼神來看,明顯還是有些懷疑。
老林是什麼人,一看這樣子就知道她在想啥,便衝著她抬了抬下巴:“那要不你說吧,發生什麼事了。”
“警察同志,你看啊,我家伯爵死了,就是被這個男的活活打死的!”
陳雨桐頓時哭訴起來:“伯爵陪伴了我五年了,他非常溫順聽話,就是個大暖男,可就在剛才,這個人就好像瘋了一樣,用石頭殘忍的打死了他!”
“警察同志你看,那個石頭就是兇器,上面還有伯爵的血跡。”
“我的伯爵可是純血的卡斯羅犬,我光買他就花了三萬多呢,是他陪著我度過了最難過的時光,在我的心裡,他就是我的家人。”
“嗚嗚嗚,伯爵死得好慘啊……警察同志,你可一定要替我做主哇。”
陳雨桐一邊說一邊開始抹起了眼淚。
老林自然不會完全相信她的一面之詞。
以他從警二十多年,處理無數糾紛的經驗來看,大多數當事人在描述案情的時候,都會有意或者無意的避重就輕,或者強調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情況,而忽略掉對自己不利的情況。
顯然陳雨桐就是這樣的選手。
這時眼尖的小陳指著死狗小聲道:“師父,那狗沒有牽引繩。”
老林自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便向著陳雨桐問道:“同志,你這個遛狗怎麼不牽繩呢?”
作為基層民警,老林沒少處理過因為遛狗而引發的糾紛。
其中超過七成都是因為遛狗不牽繩而引起的。
去年5月1號修訂並實施的《動物防疫法》明確規定,攜帶犬隻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並採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隻傷人、疫病傳播。
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牽繩。
一說起來就是“我家狗狗很聽話從來不亂跑不要人”巴拉巴拉,反正是挺有理的。
這種都還算是好的。
更有甚者,那是真正的把狗當兒子養。
你讓他牽繩吧,他就反問:你帶兒子出門也會牽繩?
正是因為有這種奇葩,才導致很多人對養狗的人沒啥好感。
老林見那狗身上沒有牽引繩,自然得問問清楚。
結果陳雨桐爆發了。
“不是你這個警察怎麼回事兒啊!明明是我的伯爵被人打死了,你不去處理兇手,你老針對我幹什麼!?”
“我家伯爵可乖可聽話了,根本不會亂跑,更不會咬人,我幹嘛要牽繩!”
“就算你們認識,你也不能這麼明顯的偏袒他吧?”
陳雨桐氣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