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個案子,關於主角母親“薑母”這個角色,出現了比較多的爭議,大家的評論我都看到了。
說的比較多的就是薑母坑兒子,拎不清,自以為是。
單從結果來看,這麼說貌似也沒啥問題。
不過呢,咱不妨再耐心的審視審視她的行為。
就說報旅行社這個事情,捨不得花錢,想撿個便宜。
從我們上帝視角來看,這事兒肯定會遇到坑,但如果我們把自己帶入薑母這個角色,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老一輩人的消費觀,真的跟我們是不一樣的。
他們可以為了幾毛錢跟菜販子反覆討價還價;
他們可以為了省車錢路費頂著大太陽步行幾公里甚至更遠;
他們可以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
我在寫薑母這個角色的時候,其實是有點帶入自己的母親的。
她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婦女。
上大學報道的時候,母親送我去學校,她捨不得住校門口一晚上三五十的小賓館,就在宿舍樓裡打地鋪過了一晚上(同樣在宿舍樓打地鋪的父母,有很多)
她現在一個人在家住,平時自己出去買菜啊買水果什麼的,基本上只會挑正在打折的買,不打折的很少買。
晚上總要到很黑的時候才開燈。
花在自己身上的錢,那是能省就省,能少就少。
我給母親買衣服,買營養品,買手機,每次都會被嘮叨很久,說我浪費錢什麼的。
可如果是給我花錢,卻又出奇的大方。
很多人的父母都是這樣。
富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家庭都是很普通的家庭,父母也都是很普通的人。
省吃儉用,斤斤計較,對自己吝嗇,對兒女大方。
他們在生活必需品上面都會勤儉節約,更別提“旅遊”這種娛樂活動。
薑母想省錢,是很正常的選擇。
還有此前借房子的事情,也只是一個熱心腸的,善良的人在面對親戚求助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做出的決定。
錯只錯在,遇到了噁心的親戚,算是遇人不淑吧,其實她本身的做法並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