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災前一個月,漁村報紙每一百條股評中還有一兩條提示風險的,在股=災前一個星期,已經一個看空的都沒有了...
因為今天開始的反覆灌輸,日後婁小娥不惜發動了一場‘家庭政變’,剝奪了家族其他人包括她哥哥動用家族公司資金的權力。
她隻手擎天,冷血操作。做空之餘不斷低價收購恐慌拋售的資產....等到風波結束,婁家已經因她一躍而起,躋身豪門......
第二天,十二月七日,節氣是大雪。天上果然飄起了鵝毛般的大雪。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砂鍋居’六十四燒碟X5
看到這份獎勵時杜守義的眼睛都直了。
砂鍋居的‘六十四燒碟’是有講究的,它是砂鍋居‘皇冠上的明珠’。論地位甚至能讓主打招牌菜‘砂鍋白肉’都避開一頭。
砂鍋居的烹肉手法由乾隆時期禮親王府的名廚恩禧傳授,做的是正宗的滿族菜。
真正的滿菜烹豬手法只有三種‘燒,燎,白煮’。至於‘溜,扒,燴’這些,都不是滿人傳統手法。
‘白煮’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清水煮肉,煮好的稱為‘白肉’,砂鍋白肉中的‘白肉’二字就是由此而來。
‘燎’就是‘烤’的意思。將肉用炭火烤過,然後入水煮,煮出的肉叫‘糊肉’,與‘白肉’有所區別。
‘燒’指的是油炸。砂鍋丸子,幹炸丸子都是此法烹製。
‘燒,燎,白煮’四個字囊括了砂鍋居烹肉的‘奧義’,讓清代美食家袁枚都不得不歎服。
他對砂鍋居的評價是:‘此是北人擅長之菜,南人效之終不能佳’。這句略帶無奈的評論之中,至少有六十四燒碟一大半的功勞。
七寸以下,即直徑二十三厘米以下的盤子稱為‘碟’。
砂鍋居用的是五寸碟,所以六十四燒碟可以直譯為:六十四小盤油炸豬肉菜。
它取材自豬的心、肝、肺、腸、頭、蹄筋、軟骨等等各種部位,可謂把豬身上可食用的部位一網打盡。
因此,‘六十四燒碟’還有個名字,叫‘砂鍋全桌’。它的縮略版,十六道燒碟叫‘砂鍋一角’。
有說‘砂鍋居’全桌應該是一百二十八道菜,這裡面有點小小誤解。
一百二十八道菜,是‘豬全席’。裡面有六十四道不是油炸菜,包括血豆腐、白肉、白煮口條等等,甚至還有豆腐白菜這些。
‘砂鍋全桌’就是指六十四燒碟,一水的油炸。
很可惜的是,‘六十四燒碟’在六七十年代已經部分失傳了。
在八三年左右,RB耗時三年出版過一套《中國名菜集錦》。全書共九卷,收錄了‘川魯粵淮’四大菜系中的名菜,四川,廣東,上海各佔兩卷,京都佔了三卷。
京都卷收錄了十九家餐廳,砂鍋居名列其中,有十四道名菜入選。
但該書中對砂鍋居皇冠上的那‘六十四顆明珠’卻隻字未提。這其中的緣由很讓人唏噓,就是因為‘失傳’了。
六十四燒碟太過油膩?沒關係,杜守義自己會做‘折籮’啊?!
今天下大雪。一份熱氣騰騰的‘砂鍋折籮’,配上幾份對胃口的燒碟。品上二兩小酒,看看雪景逗逗鳥,這小日子...光想想都覺得美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