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三日,週日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文盛齋’年燈X50。”
‘元宵節了啊?!’看了眼獎勵後,杜守義忽然發現有十盞宮燈是空白的,他樂了:‘這是讓我自己畫?’
屋裡現在有棒梗,解曠和錢小虎,三個孩子。
杜守義想了一下,索性不上課了,拿了五盞空白宮燈出來讓他們自己畫。他還把小當和槐花也找了過來,讓她們倆也參與進來,一起畫著玩。到時候,這些燈全部掛到中院,正好辦個小燈展。
屋子裡有些騰挪不開,杜守義索性搬了幾張矮桌,把戰場轉移到寬敞的中院。
三大爺瞧見了過來道:“這是讓孩子們畫年燈?”
“對,學了段日子,正好向院裡長輩們彙報一下成績。”
三大爺仔細看了看年燈,“烏木的?你可真捨得。”
“婁小娥弄來的。”說完杜守義不免有幾分惆悵,這個背黑鍋的走了以後可怎麼辦。
“婁小娥?那她也是聽你的。”
杜守義岔開話題道:“解娣元宵節能回來嗎?我給她留塊地方,讓她也塗兩筆?”
三大爺笑道:“難。聽她說三月份有個比賽,現在正在準備呢。”
正說著話,閆解成提著個大旅行袋準備出門了,他要趕下午的火車,去上海學習兩個月。
“爸,守義,我出發了。”
“等等。”杜守義忽然想起件事,他轉身去去前院拿了兩條中華出來。
“帶上這個。出門在外,自己小心。記得先吃當地的豆腐。”
去年徐伯母剛進京時水土不服,就是被幾塊京都本地豆腐給治好的,如今杜守義將這個偏方教給了閆解成。
閆解成看著手裡的煙,道:“這...”
“讓你拿著就拿著,爭取多偷點本事回來。”...
三大爺就在一旁看著,什麼也沒說。杜守義對他們家幾個孩子是真夠意思。解成這次學習名額還是杜守義給弄來的,說起來他還比閆解成小上一個月呢。
杜守義是挺喜歡閆解娣的,但對閆解成則完全只有同情了。甚至同情中他隱隱覺得,閆解成丟老婆這事他也有一丟丟的責任,畢竟他聽說許大茂和於莉搞物件時沒吱聲。
時間到了晚上,中院後院變得一片燈火通明。杜守義拉了一下午電線,把所有能掛的燈都掛出來了。今年春節年味偏淡,那就用元宵節來彌補一下。特別是幾個月後婁小娥就要離開了,這時候扣她多少屎盆子都沒關係,完美。
“好漂亮,真該讓熊明來看看。”看完年燈,背鍋俠本尊回到小北屋,嘆了口氣道。
“是啊。”杜守義正在空間裡臨帖,隨口敷衍了一句。沒想到婁小娥的下一句話讓他嚇了一小跳。
“我和熊明準備結婚了。”
“你們怎麼想一出是一出,不按筆順呢?”杜守義下意識地把心裡話說出來了。
“你什麼意思啊?”
小北連忙拉了拉要跳腳的婁小娥,她知道杜守義肯定又在神遊天外,鑽研書法了。
以前只是欣賞還不覺得,認認真真開始臨摹王羲之真跡後,問題連綿不絕的湧現出來了。筆法、結字、章法,越臨問題越多,層出不窮。有些可以靠時間來磨,靠筆意推測,有些可以靠靈機頓悟,而有些就實在是顛覆認知了。
比如杜守義近期就面臨個難題:王大佬很多字是不按筆順來得!
比如他今天臨得帖中有三個求字。“求’字第一筆是橫,但書聖寫的三個‘求’字,只有一個是老老實實,從左到右的橫,另兩個是從右到左的一橫撇。同一個字出現兩種寫法,想一出是一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