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後世餐飲大大發展,就不再強調這個了。一本飯店菜譜上,中西混合,南北相融,你已經說不清哪道菜是哪家菜系了。這些就不再往下擴充套件討論了。
杜守義想了會兒後關上了空間。油爆雙脆他暫時不準備拿出來。這道菜要找懂行的人來吃才是對它最大的尊重,就等晚上找何雨柱來喝小酒時再說吧。
這幾天秦淮茹總體還算平穩,身體情況在恢復。
難過總會有,但這是無法挽回的事,也不是誰的過錯。所以漸漸的,她的臉上又出現了些笑模樣。畢竟兩個人還不到三十,以後的日子還有大把。
中午時分,李奎勇騎著車來取工人師傅們的午飯了,婁小娥將原先許大茂的那輛腳踏車送給了他。
“你那兒情況怎麼樣啊?”杜守義一面幫著打包餃子一面問道。
“都挺好,熊叔說材料足夠富裕,還能起個小閣樓。”
杜守義回憶了一下,李奎勇家淨空不高,要起閣樓就要動房頂了。他問道:“那今天能完工嗎?”
“完不了,要是不下雨得四天。下雨就不好說了。”
“嗯。”杜守義聽完點了點頭沒再多管。這事熊明在操持就沒什麼問題。
等到快走的時候李奎勇腆著個笑臉問道:“師父,我那作業能不能寬容兩天?”
“行。”杜守義一口答應了,“其他先停一停,毛筆字要寫完。”
“哎,謝謝師父。”
李奎勇正式拜師以後,杜守義每月給他發十塊零花錢,時不時還會讓他帶些燻雞醬肉回去,給弟弟妹妹們打打牙祭。現在他連李家也捎帶著管上了。
一個只能圍著什剎海打圈圈的人,卻操著太平洋的心。沒辦法,就是這個毛病。
禮拜天午飯過後,院裡來了個意想不到的客人,劉嵐。她是專程過來探望秦淮茹的。何雨柱燒喜宴去了,杜守義陪著劉嵐聊了一會兒。
“明天就上班了?怎麼不多休息兩天?孩子怎麼辦?”他有一句沒一句的問道。
“假用完了就上班唄,反正孩子有我婆婆看著,沒事。”
六十年代女同志的產假是五十六天,直到八十年代末才調整為九十天。劉嵐從生孩子前一個月就開始請假,產假早用完了。不過這時候請病假沒人會說什麼,請兩三個月病假都照準。反正扣工資唄,總不能攔著不讓人奶孩子吧?
說起這個,杜守義又想起劉嵐的另一樁好來。劉嵐的丈夫愛玩,甚至玩到住在了外頭,常年不回家。可後世劉嵐還是拉扯著兩個孩子,照顧著公公婆婆,這事兒要換了杜守義絕對幹不出來。
想到這裡,他起身拿了兩罐奶粉回來,道:“這原來是給秦淮茹預備著的,你別嫌棄。”
“這太貴重了。”
“聽我說完。這不是給孩子的,是給你的。孩子最好母乳餵養,長的結實還不容易得病。我是醫生,這方面我懂一點。
還有一條,女人生完孩子體內激素變動很大,這時最好適當補充點鈣質。...”
他話還沒說完劉嵐就笑了,道:“沒想到你一個大小夥子,還懂生孩子?”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