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這麼早回來了?”
“閆解放不在,我一個人待在跤場沒什麼意思,就回來了。”
閆解放正在家複習準備中考,還在讀初二的劉光福今天落了單了。不過杜守義也奇怪了,問道:“你在跤場沒處下朋友?”
“哪能呢?大家關係好著呢。就是想著家裡都在忙,我一個人在外邊玩不太好意思。”
杜守義笑了,道:“行,能想到你爹你大哥了,不錯。”
劉光福的這番話讓杜守義頗感欣慰。一個冷漠自私的孩子開始慢慢轉變了,他的心血沒有白費。
劉老二忽然回來幫忙也讓二大爺頗感欣慰,看著兩個原先瞧不上眼的兒子忙裡忙外的,他又一次找回了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那種父慈子孝的感覺。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杜守義回了四合院,先給後院的老老小小們送了點鯛魚燒,然後給象棋小班的孩子們一人發了一個。他才不管孩子們吃不吃得下午飯,少吃一個窩頭死不了人。
象棋小班現在有‘住讀生’兩個,棒梗和閆解曠,他們兩個隨叫隨到,隨時開課。‘走讀生’也有兩個,小偉和錢家的小虎。
學生就這四個,杜守義不準備在衚衕裡擴招了。因為這裡不單是象棋班,同時還訓練著‘宮殿記憶法’。
腦子是先進生產力,要儘量讓四合院的孩子先一步‘先進’起來。說到底人人都有私心,他喜歡胳膊肘朝裡拐,肥水先灌自家田。
杜守義在四合院裡忙忙碌碌的時候,衚衕裡的第一批危房修繕已經開始了。
鑼鼓巷衚衕打元代時候就有,那時叫‘羅鍋巷’。到了清朝改名為‘鑼鼓巷’,還分成了‘南鑼’和‘北鑼’。
衚衕歷史久遠,裡面最‘年輕’的房子都有幾十歲年紀,有些甚至是一兩百年的老古董,這樣的房子很多都‘酥’了。
四合院的建築算是上好的了,七六年地=震時,三大爺家不也塌牆了?歲月不饒人,對房子也一樣。
這些老房子,真要認真起來工作量實在太大,這次只能先考慮那些瀕危的。
修房的目的就是不在今年的雨災和六六年的邢=臺地=震中出現傷亡。這是杜守義勉強能記住的兩次最近的自然災害。至於其他?那隻能聽天由命了。
杜守義自己想給衚衕做些事,卻藉著‘學LF’的由頭把大家招來,這總讓他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中午飯時候他帶著四合院的孩子們給志願者們送餃子去了。
三鮮餡的‘老邊餃子’,韭菜、雞蛋的餡心,每隻裡面還有個大蝦仁,外面再配上加了豬油的燙麵皮。這頓午飯可把志願者們吃舒坦了。
一個工友讚歎道:“守義,你們街道可真有錢啊?!這麼好的餃子過年都吃不到。”
杜守義笑道:“街道有個屁錢。公家的錢,有錢也不敢這麼花啊?!這都是婁董他閨女私人拿的錢。”
“婁董?我們廠那個婁董?”
“對,他閨女婁小娥不是住我們院嗎?聽說大夥學LF,她也想跟著學,就從館子裡定了些餃子送過來。大傢伙放開了吃,管飽。”
.....
“這姑娘要說起來可真不錯,每年過年都給衚衕裡孤寡老弱送年貨。”
“她是許大茂老婆?”
“離了,過年剛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