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勇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我家的出身...”
杜守義靜靜聽著,過了一會兒他才發現,李奎勇的命運和原劇相比有了些微調:
原來的李奎勇出身是工人,這是他一直引以為豪的。眼前的大勇是小業主出身,比工人就要差上很多了。
原來李奎勇的父親在他十四歲時侯走的,現在也提早了一些。更要命的是,原劇中父親走後,李奎勇一家靠撫卹金生活,撫卹金按人頭髮放,每人每月都有。按李奎勇的說法,‘那是他家最有錢的時候’。
而這一世撫卹金沒了,李家現在拿的是補助,按家庭發放,平均到每個人頭上還不到六七塊錢。
杜守義真想幫他也簡單。即使年齡不夠,也可以先到廠裡做個臨時工,等找機會再轉正。這麼做也能避開去陝北了。
可李奎勇和‘小混蛋’是發小,這層關係讓杜守義猶豫了。
就在這時,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高階‘針灸’技能。”
‘針灸?’杜守義看了看空間裡的金頁,又看了看眼前愛打架的李奎勇。他也有些糊塗了:
系統這是在給我暗示?要是讓個小混混學了針灸,是不是打人更疼一些?
“杜...杜大哥,您怎麼了?”李奎勇被他盯得有些毛了。
杜守義看到一旁的烏大叔已經訓完兒子了,便道:“大叔,您帶小四先回去,我和大勇聊點事。”
“哎,替我好好教訓教訓他,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架惹事。”
杜守義笑著應道:“知道了。”
等烏大叔走遠,杜守義說道:“看見了嗎?那是你師父。他都說你整天打架惹事,別人會怎麼看?
大勇,你別怪我管得寬。你傢什麼背景?要是有當官的我就不說了。否則以你這樣三天兩頭進大派,等兩年後指定沒好單位肯要你的。”
說到這兒他似乎明白了李奎勇為什麼找不到工作,說不定就是這個原因,自己作得!
他隨口問道:“你在學校有沒有被記過?”
“有。”
杜守義嘆了口氣,道:“果然了。那就算送你去當兵,政審這關你也過不去。”
杜守義這句話接近自言自語,但李奎勇福至心靈,一下咬到了‘送你去當兵’這幾個字。
他猛地抬起頭道:“杜大哥,您能幫我?”
杜守義愣住了。他發現自己突然面臨三個選擇:一是否認了,不管;二是讓李奎勇進廠做個臨時工;三就是教他點能謀生的東西。
想了一會兒杜守義決定還是先搞明白,簽到的這個針灸究竟怎麼回事,是不是就是針對李奎勇的呢?
不過既然沾惹上了那總要吐點東西出來才好。他看了眼空間中那些堆積成山的鍋碗瓢盆,道:
“咱們這些家裡做大哥的,一切還要靠自己。這樣,當年我落難的時候,有個長輩送了我千把個飯館用不著的鍋碗瓢盆。後來院裡街坊拉扯了一把,這些東西就沒用上。
你要是不嫌寒磣,我想轉送給你,好歹也能讓家裡人吃上幾頓飽飯,怎麼樣?”
“千把個鍋碗瓢盆?讓我去賣嗎?”
杜守義笑了,道:“不能賣錢,那是投機倒把。當年我拿了那些東西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有個人指點,說賣碗不行那就換。以新換舊,學**總可以吧?
換下來的老瓷器上文物商店賣了就能得錢。那是條合法的路子,也算是個營生,總比刷佛爺,打架搶地盤要體面些。你考慮考慮,要是覺得行就找閆解放,...”
“我幹,謝謝杜大哥,我幹!”
杜守義話還沒說完,李奎勇就迫不及待的答應了...
晚上,從大院回來後,杜守義去了趟李吉祥家。
“你打算讓他接手這一攤?”聽完了他的安排李吉祥問道。
“沒有。是想先觀察他段日子,也順便磨磨他身上那股戾氣。雖然具體的還沒想好,但將來我可能會教他點別的東西。
這件事上您和熊明還要費費心,替我好好把把關。對了,熊明呢?”
“上婁家看東西去了,這小子,這麼晚還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