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起這麼早?”杜守義把飯盒遞給他,問道。
沒想到這問題讓劉光天的臉‘騰’就紅了,他故作鎮靜道:“做了個夢,睡不著了。”
杜守義腦子多快啊,一看就明白了。這個歲數,這個季節還能有什麼?貧僧法號夢遺唄?
這倒黴催的,大清早的遇上這麼個玩意。
他想了想道:“蘇慧娟是何雨柱正經徒弟,馬華的親師妹,我的小師侄,你要有什麼歪心思也給我擺正了。想想看這三個你能對付得了哪個?”
裝完叉就跑。杜守義說完就往後院走去,留下一臉驚駭的劉光天呆立在原地:‘我說什麼了?他是怎麼知道的?這可怎麼辦是好?...’
此時此刻杜守義心裡舒坦了。劉光天剛才噁心了他一回,讓他立馬報復了回來,這怎一個爽字了得?!至於劉光天會如何他才不會去管,小屁孩不嚇唬嚇唬還真當孃家沒人了?讓你再亂做夢?!
到了後院,聾老太太早起來了,正在後院遛彎活動腿腳呢。
杜守義心情大好,笑著問道:“老太太,今兒早點弄點‘滷炸豆腐’怎麼樣?配燒餅還是豬肉大蔥包子?”
“燒餅吧,這個年吃的太油膩了。”
“得嘞,我這就給您買去。”杜守義答應著,進屋拿了個大鋼筋鍋,樂顛顛的出門了。
‘滷炸豆腐’不是系統獎勵,是杜守義臨時起意。因為他前兩天剛在周邊發現了這道‘美食’。
豆腐切成三角片,放油裡炸過,然後放熱湯裡煨上十來分鐘,出鍋後澆上滷蝦油,芝麻醬,豆腐乳等等佐料。
簡簡單單的一道早餐‘豆腐湯’,卻比京都早餐的招牌‘豆汁’要‘正常’太多了。
杜守義挺喜歡豆汁,但不代表京都人人都愛喝。
豆汁其實在好肉食的旗人中頗受歡迎,可以祛毒排油。其他的...在解放前後的老京都,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是不喝豆汁的。
有些是受不了那股‘酸餿’味。而有些‘家教嚴’的家庭從小不喝豆汁,因為街邊上的食物極不衛生。滷煮、爆肚、炒肝等等路邊攤食物他們也不碰,這個群體相當不小。
有說梅蘭芳先生愛喝豆汁,那也只是他讓人買了一鍋回來,讓家人嚐嚐味道而已。
可到了後世不知怎麼,汪曾祺老先生說了一句,‘沒喝過豆汁,就算沒來過京都’。然後全天下都以為京都男女老少都好這口,不每天喝上一碗‘泔水’就沒法活似的。
這純屬是個誤解,就不往下說了。
杜守義去的這個地方是個公私合營的早點鋪子,原先的一些流動攤販都被歸攏到了一起,有賣油條的,炸糕的,燒餅的,豆泡的等等,品種繁多。
買滷炸豆腐的是個回民,姓馬,杜守義自打記事起就愛吃他做的東西,不過打幾年前開始不知他人到哪兒去了。也是最近聽郭大娘她們說起才知道,原來他搬這兒來了。
到了滷炸豆腐攤前,看到了那個已經有點佝僂的攤主,杜守義塵封的前身記憶被翻了出來。
他記起了父親曾經說過,這位馬師傅曾在名店‘一條龍’裡學過藝,調的一手好小料,所以他家的滷炸豆腐味兒最地道。
別小看了小料,京都人吃羊肉看中的是它,吃爆肚靠的更是它。要是哪家涮肉館裡調小料的師傅換了人,那老客一準知道,因為吃的就是那個味兒。
後世打著‘祖傳’旗號的爆肚、涮肉館不少,這裡面十家裡至少有八家是矇事兒的,剩下最多一兩家正經祖傳。
傳的是什麼?有一多半就是這小料的秘方。所以在京都地界,你要有一手調小料的本事就餓不死,眼前的白師傅就是個明證。
塵封的記憶被開啟就關不住了,杜守義記起了前身似乎還有個親姑姑。在他的印象裡這個姑姑的形象很模糊,似乎四五歲以後就沒再來往過,他爹死的時候更是沒見過她。
守桂這禮拜回來後,杜守義打算問問她,看看爹有沒有和她提過這事兒,畢竟這也是一門親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