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七八年開始的研究生考試有‘同等學力’這一條。
是‘學力’不是‘學歷’。
同等學力這四個字意味著只看成績,不看文憑,小學沒畢業都能考研究生。
據說那一年錄取的研究生中,最低學歷只有初二。杜守桂要是爭氣,可以跳過大學階段,直接讀研。
到那時候,杜守義自己也想去試試。
他前世就喜歡安靜的校園環境,想留校做個老師,這輩子要爭取把前世的夢圓了。
二十一世紀前的教師挺清苦,哪怕教經濟金融的也沒多少油水。不過沒關係,杜守義自己還有其他賺錢門道。
前一世他親姨父開了家卡拉ok量販店,杜守義從初中開始,每逢寒暑假、休息日就泡在那兒。
他可不是去打工的,免費包房、免費唱、免費吃...
一直‘免費’了六、七年後,在大二那年他把人家徹底吃‘垮’了。
姨父虧損,卻換來了杜守義一肚子的歌。
中文外文,各年代的經典金曲。不敢說應有盡有,但改開後做個‘曲聖’是完全沒問題的。
所以教師職業的清貧對杜守義而言根本不用在乎。隨便抄張專輯,買個兩三百萬銷量還不是閉著眼的事?
和杜守桂談完已經十一點半了。等她去睡覺後,杜守義拿出了筆記本,將前世的考研注意點一條條記錄下來。既然想帶著拖油瓶一起去考研,那這些知識就不能浪費了。
雖然不知道十七年後會出什麼題,但作為曾經考研大軍中的一員他曾經聽老師講過:
從七八年開始,考研考得就是政治,英語,基礎和專業四門課。也同樣分為筆試和麵試。
以後的考研只是微調,但基本結構框架都沒變。
有了這些資訊,杜守義大概知道該朝哪個方向準備了。
一直寫到凌晨三點,杜守義才算列完基本提綱。以後他會買一些教材和各種書籍,把這些提綱慢慢補充完整。
有了未來明確方向,他整個人也覺得輕鬆起來,不再像這十幾天裡那麼彷徨了。
早晨六點,杜守義準時醒來,然後叫醒了杜守桂。
兩人一邊吃著小腸陳的滷煮一邊聊道:“考慮的怎麼樣了?”
“考慮好了,我考衛校。其實昨晚聽你說完我就考慮好了,確實考護士更有把握。”
杜守義聽了這話很高興。只要中考順利,杜守桂這半條腿就算邁進醫生門檻了。
有他這哥哥再推一把,今後做個教授也不是沒可能的事。
他正想著,杜守桂問道:“哥,這滷煮哪兒買的?味道真好。”
“出衚衕往西走。”杜守義隨口敷衍了一句。
其實,京都人一般視滷煮為主食,晚早飯或者中午吃得多,一大清早的很少吃。但誰讓他們兄妹倆肚子裡缺油水呢?
杜守桂心情大好,吃個早飯問題不斷,“哥,今晚還有酸梅湯嗎?”
杜守義看了眼空間,還有二十多碗酸梅湯。
“我去和同事說一下,爭取每天給你供應一碗,不過吃完了要漱口,晚上一定記得刷牙。”
“好咧,謝謝哥!”杜守桂笑得嘴都合不上了,只覺得這哥哥是天下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