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個發言的虞信話裡看來,虞信是想要先打齊國。
趙丹看了一眼虞信,問道:“為何攻齊?”
虞信侃侃而談:“攻齊者有三。齊國雖借糧與趙,但卻不願出兵助趙,此為其一;齊國雖允半年之糧,但僅予五月之糧而止,此為其二;齊國久疏戰陣,齊軍之銳遠不如趙軍,此為其三;故攻齊則趙必勝矣。”
虞信話音剛落,一旁的廉頗也開口了:“大王,以臣之見,攻齊乃是上策!”
趙丹看了一眼虞信和廉頗這一唱一和二人組,倒也沒有太過意外。
畢竟廉頗可是出了名的“吃飯睡覺打齊國”,一個人就為趙國攻下了齊國差不多一百座城邑,對於廉頗來說打齊國這件事情根本算不上挑戰,而應該稱為是享受···
所以廉頗當然喜歡打齊國。
那麼···就打齊國了?
有人不同意。
廉頗話音一落,另外一邊的趙勝也開口了:“攻齊之事,絕不可行!”
眾人紛紛將目光轉向了趙勝。
只見趙勝說道:“如今天下,乃秦趙相爭也。秦雖敗於長平,卻未傷根本,仍為趙之大敵。故為今之策,當全力西進而破秦,取河東、上郡之地,如此趙可獨霸天下,方是上策!”
趙豹立刻也出言附和道:“平原君此言正解。若攻齊,則秦齊必聯合對趙,趙將兩面受敵,如何能當?故結三晉而攻秦,方是上策。”
虞信一聽又不滿意了,反駁道:“秦有武安君此等不世名將,若秦趙對壘,趙何能言必勝?攻齊可必勝也。且秦將攻楚,秦楚必有大戰。若趙攻齊,秦又如何有兵力援齊?”
趙勝冷笑一聲,道:“虞卿此言謬也!長平之秦,乃史上最強之秦也,然此強秦亦不能當三晉之聯軍。如今之秦,不過弱秦爾,若三晉再出,則此弱秦必敗也!且秦若攻楚,則屆時乃趙魏韓楚四國對秦,秦可能勝乎?必不能也!”
趙勝這番話說下來,虞信一時間竟然無言以對。
眾人也是大感驚訝,不知道一直以來都說不過虞信的趙勝今日為何口才竟然犀利如此。
坐在王位上的趙丹看到眾人的表情,心中暗自好笑。
其實趙勝的這番說辭,基本上都是趙丹教的。
事實上,公族和布衣兩派對於趙國路線之爭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布衣派一直以來就是堅定的“先齊後秦”派,也就是先易後難;而公族派一直以來都是“先秦後齊”派,主張先難後易。
說實話,這兩派的觀點其實都有可取之處。
但是作為穿越者的趙丹來說,趙丹是明白秦國可怕之處的,自然是要以按死秦國作為第一要務。
所以趙丹不再猶豫,直接拍板:“平原君之言,深得寡人之心!秦國,乃寡人心頭大患也!秦國一日不滅,寡人一日不安。故待三晉結盟後,便待機而攻秦!”
直到這個時候,一直沒有開口的中尉李伯終於開口了:“大王英明!”
公族派三名大臣對視一眼,均看見對方臉上的喜色,同時高聲道:“大王英明!”
虞信和廉頗對視一眼,都從對方臉上看到了無奈的神色,但仍然只能垂首領命:“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