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之後,呂不韋和其他秦國大臣們齊聚咸陽宮正殿之中,為了一位來自燕國的使者所隨身攜帶的求援信而展開了激烈無比的辯論。
“必須立刻發兵河東,從後方牽制趙國!”無論何時何地,陽泉君羋宸的聲音總是最大的那一個,這位秦國相邦揮舞著雙手,看上去非常的具有氣勢:
“如今之天下,韓魏齊已經甘當趙國走狗,唯有楚國和趙國交惡。若是如今對燕國拒不救援,那麼大秦豈不是在對抗趙國的道路上少了一位盟友?”
羋宸的話迴盪在大殿之中,話裡話外充滿了老秦人一往無前的氣勢,得到了許多秦國大臣們的認同。
呂不韋知道自己是時候該出馬了。
於是他咳嗽一聲,緩緩說道:“陽泉君,汝這是想要讓大秦耗盡最後一滴血嗎?”
呂不韋的話語立刻就迎來了羋宸的怒目而視,這位秦國的相邦死死的盯著呂不韋:“不知衛尉有何高見哪?”
如果目光可以殺人,那麼呂不韋應該死了好幾次了。
對於羋宸的目光逼視,呂不韋完全不為所動,慢吞吞的說道:
“去歲河東之戰落敗,如今咸陽和關中正是百廢待興之際,此刻不趁著趙國征伐東方之時快速恢復國力,卻反而為了千里之外的燕國而擅動刀兵,陽泉君,這便是汝作為大秦相邦,站在大秦的立場上所提出來的最佳意見嗎?”
呂不韋的聲調一點都不高,但卻字字句句如刀一般朝著羋宸紮了過去。
羋宸的臉被呂不韋的這番話給氣得通紅,怒道:“呂不韋!若是依照汝的意思,難道便見死不救,任憑趙國坐大不成?況且若是大秦此次不救援盟友,那麼下一次又有誰能夠放心的和大秦結盟去對抗趙國?”
呂不韋搖了搖頭,道:“陽泉君此言差矣,縱觀平王東遷、諸侯並起至今數百年,諸國之間背盟之行徑不在少數。單單這數年以來便有魏國背魏趙之盟,楚國背楚趙之盟,齊國背齊趙之盟。既然如此,那麼為了大秦之生存發展,大秦今日為何就不能夠背秦燕之盟?”
說這番話的時候,呂不韋嘴角嘲諷的意味是非常清楚的,每一位秦國大臣都能夠清楚的看到這一抹嘲諷的笑容。
秦國群臣們突然有些汗顏。
其實說到背盟這件事情,不單單是其他國家做得多,秦國自己也沒少幹啊。
羋宸被呂不韋的話說得又是一滯,過了好一會才道:“若是大秦不出兵,那麼趙國豈不是必勝無疑?等到趙國滅掉了燕國,大秦亦不能稱得上是安全!”
呂不韋氣定神閒的說道:“首先,趙國雖強,但是若要說趙國滅燕,恐怕是難以成功的。燕國雖弱,但其子民素來生長於苦寒之地,性格頑強,並非如此容易便會被吞併。否則的話當年之霸主齊國早就滅掉燕國,又何須今日?”
“其次,即便趙國能夠滅掉燕國,那麼對趙國來說是一件好事嗎?吾認為未必。當年齊國不過滅了一個小小宋國便招來了五國伐齊,如今趙國若是真的滅掉燕國,韓魏齊三國必定會因為恐懼而背離趙國,五國伐趙指日可待,這豈非大秦之幸乎?”
呂不韋這一番話說下來,羋宸頓時被說的啞口無言。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太子,臣以為呂卿之言乃是正解也,大秦如今只需休養生息便是,無論此戰趙國是否吞併燕國,接下來都必定為天下諸國所忌憚,屆時若是能夠組織諸國共伐趙國,則大事可成矣!”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說話之人,這才發現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秦國三巨頭之中的另外一位,綱成君蔡澤。
一直以來,蔡澤其實都是保持著一個比較超然的立場,多少有點坐視呂不韋和羋宸兩虎相爭的意思。
從現在的情況來說,羋宸作為相邦勢力無疑最為強大,蔡澤作為前相邦根基也有但是不比羋宸強只能算是居中,而呂不韋由於新近崛起的緣故雖然最受信任但是根基也最淺。
即便如此,由於在去年咸陽城破之後子楚撤換並將大批秦國官員以失職罪名逮捕入獄,呂不韋也因此趁機安排了不少自己的人,算是實力大增。
所以現在的呂不韋和蔡澤聯手的話,已經足以抵抗羋宸的實力了。
因此當蔡澤也發話之後,整個秦國朝堂之中反對出戰的力量頓時就佔據了上風。
子楚沉吟片刻,終於做出了最終的決定:“既然如此,那麼還是先暫時休養生息,等待時機罷。對了綱成君,汝和呂卿最近多多聯絡一下其他各國,爭取將趙國的盟友們暗中拉攏過來,好在關鍵時刻配合大秦給趙國一擊!”
子楚的體內畢竟也流淌著老秦人的血液,暫時的蟄伏雖然是允許的,但是老秦人的最終目標永遠不是縮居在關中一隅。
子楚相信自己一定會像那些百折不撓的秦國先王一般突破這該死的趙國鉗制,最終問鼎中原!
看著羋宸那滿臉不爽的神色,呂不韋臉上露出了快意的笑容,一轉頭正好對上了蔡澤投來的友善目光,兩人相視而笑。
“或許是時候找個機會去綱成君府上拜訪一番了。”呂不韋在心中暗自想道。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