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龐煖雖然以軍事方面的才能聞名後世,但龐煖也有另外一個名號,那就是“戰國時代最後一個縱橫家”。對於縱橫家來說,外交使者這個工作那不用說絕對是專業對口,熟門熟路的。
至於為什麼不讓已經出使齊國歸來,曾經長期身為燕國重臣的蘇代出使燕國,主要是因為蘇代和現今燕王有著某些恩怨,蘇代去出使的話任務沒完成,腦袋估計要先被燕王砍掉了···
果然龐煖一聽到趙丹這個任務,立刻臉上就露出了喜色,朝著趙丹恭敬道:“大王有命,煖豈敢不從?只是不知大王令臣出使燕國,所為何事?”
趙丹看到龐煖答應下來,心中也是高興,於是便笑道:“其實龐先生此行的任務很簡單,寡人希望龐先生替寡人向燕王陳明趙國於燕國交好之意,務使燕國不出兵我趙國,然後替寡人將一封信送於寡人之姊燕後,最後再替寡人招攬一個人才。”
龐煖想了一想,發現這三個任務除了那個招攬人才之外,其他兩個任務難度似乎都並不算太大,於是便開口問道:“不知大王所言之人才,乃是何人?”
趙丹微微一笑,道:“此人乃是龐先生舊識,名喚——劇辛!”
“劇辛?”這個名字說出來之後,龐煖明顯的愣了一會,十分意外的看了趙丹一眼,過了好一會才道:“煖必盡力而為之。”
龐煖確實認識這個劇辛,而且兩人曾經還是好朋友,只不過後來因為沙丘宮變的發生,劇辛去了燕國而龐煖跟隨著師尊鶡冠子去了楚國隱居,兩人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見過面了。
劇辛去了燕國之後,在燕國當時的國君燕昭王的手下得到了重用,在五國伐齊的時候作為燕國對外聯絡的外交使者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度是燕國重臣之一。
但隨著燕昭王燕惠王的先後死去,燕國王室另外一個分支的燕武成王即位,前朝舊臣劇辛也就此下野被迫退休,目前在燕國處於隱退狀態。
如果歷史按照正常的軌跡走下去的話,劇辛將會在二十年之後得到燕王喜的起用,率領燕國大軍趁火打劫攻擊趙國,然後被龐煖率領趙軍擊敗,劇辛也將在那一戰之中死於老朋友龐煖之手。
當然了,隨著趙丹的穿越,整個歷史的軌跡已經發生了不可避免的偏移和改變,如今的趙丹便是打算趁著劇辛下野賦閒在家的時機,看看能否將劇辛這個趙國人再次招攬回國。
雖然劇辛可能不算那種頂級的人才,但是起碼也是一流人才,趙丹的身邊畢竟沒有什麼強無敵的、呂布張飛關羽諸葛亮這種頂級武將文臣隨便召喚的系統,所以只要是對趙國有用的人才,趙丹都不介意收入麾下。
是大才的,就給重要職位;是中才的,就給次要職位;是小才的,就給無關緊要的職位。說白了,這不就是當國君最基本的用人識人之術嗎?
反正只要是人才,那多多益善!
這也能夠看得出來沙丘宮變一事對趙國的損害,一代雄主趙武靈王餓死沙丘宮、趙國嚴重內耗不說,出走人才的名單也是一大串,趙奢、樂毅、龐煖、劇辛···這流失了多少人才啊!
除此之外,趙丹所派給龐煖的任務其實還暗有玄機,這裡面其實還隱藏著趙丹對於燕國的某個大計劃,計劃的主要實施者正是趙丹剛剛組建的秘密對外組織胡衣衛。
不過此事可以說是趙國的絕對機密,知道的人寥寥無幾,暫時來說龐煖還沒有得知此事的資格,趙丹也自然不會說出來。
在一切都議定之後,龐煖自然也就告退,回去準備出使燕國一事了。
在送走了龐煖之後,趙丹也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至此為止,趙丹自從穿越開始就在不停的構想和完善的計劃,基本上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框架,漸漸成型了。
說起來趙丹也是很蛋疼的,畢竟前世自己就是一個小小公務員,什麼水泥炸藥大炮等等根本就是一竅不通,啥冶金鑄鐵也是根本不懂,除個沒技術含量的馬鞍馬鐙之外啥也搗鼓不出來,這就很蛋疼了。
但難道真的只有攀科技才能夠擊敗土著嗎?趙丹覺得未必。在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忽略了知識的力量。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作為兩千年後的來客,趙丹所最大的倚仗,就是這“以古為鏡”。
秦王稷和範睢固然是一代明君賢臣,但是他們能夠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嗎?趙丹能。他們能夠知道秦國的制度弊在何處,知道秦國最終為何敗亡嗎?趙丹懂。他們能夠知道這世界上那些人未來將會成才,那些人未來將會失敗嗎?趙丹也懂。
論起個人才能,趙丹或許不如秦王稷和範睢,但是論到剛才所說的那些東西,來自後世的趙丹不是吹牛,秦王稷和範睢加起來都絕對沒有趙丹懂得多。
趙丹不是自己一個穿越者在和秦國對抗,他是站在後世兩千年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們的巨人肩膀上,憑藉著這個社會發展了整整兩千年的那些系統的知識和理論,在和秦國這個想要吞併天下的龐然大物做對抗!
雙方之間的這嚴重的資訊和知識的不對等,便是趙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優勢!
俗話說得好:“當你微操到了一定境界,你就會慢慢開始理解真正的運營是個什麼東西了。”
趙丹覺得,隨著這麼多天的“微操”下來,自己好像真的開始漸漸的摸到一些“運營”的門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