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至韋馱聞言,身形一頓,隨後向藺重陽欠身一禮,道:“多謝劍皇指點。”
只是,他的禮終歸沒有行下去,卻是藺重陽運功,將他之動作攔下:
“這是昔年他說與我的,如今我不過是轉述給他之傳人,別說是指點,連借花獻佛都談不上。
相信就算沒有我,至佛也會明白他背後之深意,反倒是我,因念及好友,唐突出言。”
在這方面,藺重陽還是相當認真的,負業法門這東西,對天佛原鄉來說,可以說是根基之一。
暢想中文網
天佛原鄉初始形態本為穢佛洗罪界,可以吸納眾佛修者原身罪業,待修為圓滿,再以修者本身功德淨化自身罪業。
故而,越是身受魔考的高深修者,越容易接近天佛原鄉。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魔佛波旬降世之後,佛鄉與欲界幾乎可以稱為一體兩面,魔佛波旬能吸納佛鄉儲存之罪業,用以強化自身,也透過這套體系將佛門修者發展成欲界部眾。
觀樓至韋馱如今所修之法門,再結合其方才所言,藺重陽大致能猜到,應當是昔年解決掉魔佛波旬之後,玉老禿對負業法門,進行了相應的完善與改良。
而其之目的……
罪業既然能夠積累,自然也能被化去,在削減魔佛波旬資糧的同時,也可延緩其下一次降世。
只是,這部法門對修行者的天資,心性,甚至韌性,要求都是極高的。
玉菩提親自傳法,樓至韋馱自我選擇,因為這一層關係在內,這位天之佛與其說是天佛原鄉自外招聘,不如說是自“旁脈”請回來的。
光尊“正統”無人可修持光尊之法門,那能修持光尊法門之人,就算不是“正統”,在天佛原鄉的地位也會足夠尊崇。
一方有名無實,一方有實無名,一內一外,互相配合。
如此,倒也說的通了。
“劍皇過謙了,因因相循,果果相扣,早些明白其中深意,我也能早些做準備。
只是不知,劍皇對厲族以及天之厲如何看待?”
藺重陽所述的內容,對於別人來說,可能就是段普通的佛門經典,但對樓至韋馱來說則不一樣。
他不止修有負業法門,更知曉一應關於魔佛波旬的資訊,這段內容對他幫助很大,而玉菩提做的後手,遠比藺重陽想得要多一些。
不過,也確實如藺重陽先前猜的那般,就算是身為天佛原鄉的創者,玉菩提對他那些徒子徒孫的態度與藺重陽同樣。
除了個別的,比如裳瓔珞,對其他都沒太多,不對,應該說沒有絲毫信心。
而所謂負業法門,乃以無上宏願,揹負萬罪,護佛鄉三千法門之傳承。
即便經過修改完善,本質並未變化,甚至對修行者的要求更高了。
不管怎麼說,修持負業法門,註定了修行者此生只能置身於無邊罪業之中,不可,不允,也不會脫身。
修行者活著的時候,那無邊的罪業,會無時無刻的誘導他,侵蝕他,甚至同化他,欲將他拉至萬劫不復的境地。
在修行者身亡之後,這無邊的罪業,同樣會報諸於他身上,將他打落地獄之中。
這便是對法門修行者要求極高的原因,同時也必須得修行者出自自願,唯有最純粹的本心,方能讓自身不受罪業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