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錢莊的事情進展的很是順利,似乎沒遇到什麼阻力,趙昕有了錢自然希望黃河改道大海的工程能夠早點動工,也好早點完工。
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打亂了趙昕的計劃,這是一個沒有溫室效應的時代,在冬季開工修河道,寒冷的天氣是足夠凍死人的。
趙昕再三思慮之後,方才將工期推到明天開春進行。
養心殿內,趙昕正在處理政務,婉儀蘇八娘陪侍在一旁。不知不覺中後宮諸妃陪侍趙昕在養心殿看奏疏的事情已經形成了定製。
但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今兒個本應該是英妃楊凌薇陪侍,但趙昕念其身懷六甲,行走不便,且今日有天降大雪,地面比較滑,若是有個閃失,豈不是鬧心,便讓其待在寢宮內安心養胎。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趙昕忽然拿起一份奏疏大聲的讀了起來。
“官家!這是誰寫的詞?也太好了吧!”
蘇八娘放下手裡的針線活,好奇的問道。
“你猜?朕給你提個醒,這個人同你的關係很是親近!”
趙昕神秘的笑道。
“總該不會子瞻吧?”
蘇八娘狐疑的問道。
“沒錯!這首詞卻是是子瞻所作的,看落款是作於今年中秋佳節之際。”
趙昕回道。
“官家將子瞻派去雲南路為官,將子由派去流求府為官,兩地相隔近千里,而他們兄弟倆自小感情就深厚,中秋團圓之日,子瞻有所感悟也是正常的,但是奴家也沒想到他竟然能做出此等佳作出來!一年多未見,看來子瞻的才學又精進了!”
蘇八娘柔聲道。
“八娘!你這是怪朕將他們兄弟二人外派至邊疆為官嗎?”
趙昕試探的問道。
蘇軾和蘇澈參加完殿試沒過多久,趙昕就將二人派到邊疆為官,有才華的人留在京城消磨時間,趙昕是最見不得的,而且有才華不一定就有能力,所以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去遛一遛才知道。
蘇八娘忙解釋道:“怎麼會!奴家雖然四年弟弟,但也分得清輕重,官家將奴家的兩名弟弟外派至邊疆為官,也是為了磨鍊他們!只是今日母親進宮向奴家吐露兩個兒子都在外為官,無人承歡膝下,有些落寞,也有些擔心。”